第174章 出尽风头(第2页)
范钰的目标很明确。
他没有去看那些数额巨大的军饷、粮草账目,而是专门翻阅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辅料采购。
比如,制造弓弩用的兽
筋,打造兵器手柄用的木料,缝制军服用的麻线……
这些东西,单笔金额不大,品类繁杂,最容易被人上下其手,也最不容易被发现。
他一连翻了三天。
两天下来,陪同的主事都己经呵欠连天,范钰却依旧精神奕奕。
终于,在一册记录“神机营”武器耗材采购的账目中,他发现了一丝端倪。
“……采购北地桦木,用于长枪枪杆,计三万斤,单价每斤一百二十文,共计三千六百两……”
范钰的手指,停留在了这行字上。
北地桦木,质地坚韧,确实是制作枪杆的上好材料。
但这个价格……
“王主事,”范钰头也不抬地问道,“我记得,去年同期,京营采购的也是北地桦木,当时市价几何?”
旁边昏昏欲睡的王主事一个激灵,连忙翻开另一本账册,仔细查找起来。
“回……回范大人,去年京营采购价,是每斤七十五文。”
“哦?一年之间,涨了近一倍?”
“这个……大人有所不知,这木料行情,时涨时跌,也是常有的事……”
王主事擦着汗解释。
“是吗?”
范钰淡淡一笑,又指向另一笔记录。
“那这笔呢?‘为犒劳工匠,特采买松江西鳃鲈,三百斤’。”
“我若没记错,这笔款项支出的时节,是腊月寒冬吧?尚书大人,户部真是富庶,冬天都能让工匠们吃上夏秋才有的鲜活鲈鱼。”
张敬言的冷汗“唰”地就下来了。
在范钰不紧不慢的追问下,户部的官员很快就扛不住了。
他们交出了一本隐藏的副账。
原来,大皇子赵瑞的亲信,一个叫李三的内侍,曾多次以“神机营”的名义,虚报采购。
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以高价采购木料为名,虚报了整整五千两白银。
这笔钱,经过几个商号的账目辗转腾挪,最终流入了京营一名叫“孙德彪”的参将的私账之中。
而这个孙德彪,正是大皇子在京营里最倚重的心腹之一。
找到了!
范钰心中冷笑。
五千两,对一个皇子来说不算什么。
但性质完全不同。
这不是贪财,这是在用国库的银子,豢养私兵,收买军中势力!
其心可诛!
范钰不动声色,让户部官员将相关账目的正本副本都找了出来。
他仔细核对无误后,将副本用油纸包好,贴身藏起。
“此事,不可外泄……”
“诸位大人,应该知道轻重。”
在场官员无不噤若寒蝉,连连称是。
范钰拿着这份致命的证据,却没有立刻去找景明帝。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要等。
等赵琰从北方回来,带着赫赫战功,带着边军将领们的联名奏折回来。
到那时,一边是为国铸造利器、赢得军心的幼子。
另一边,是贪墨军费、结党营私的长子。
两相对比之下,景明帝的雷霆之怒,才会烧得最旺,最彻底!
就在范钰耐心布局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主动找上了门。
三皇子,赵瑜。
与大皇子的张扬、七皇子的稚嫩不同,三皇子赵瑜在朝中一向低调,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微笑,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从不得罪任何人。
他约范钰在京郊的一处别院见面。
“范学士,近来辛苦。”
赵瑜亲自为范钰斟茶,姿态放得很低。
“‘震天雷’一事,学士当居首功。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功绩,实乃我大晟之幸。”
“殿下谬赞,皆是陛下洪福。”
范钰客气地回应。
两人寒暄了几句,赵瑜终于图穷匕见。
“听闻学士近来正在筹备‘商路护卫司’一事?”
“确有此事,只是尚在构想,诸多不顺。”
范钰滴水不漏。
“哈哈,学士谦虚了。”
赵瑜笑道,“此事若成,于国于民,皆是天大的好事。只是,要组建这样一支力量,耗费甚巨,兵部和户部那边,恐怕多有掣肘。”
他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学士若信得过我,此事,我愿助你一臂之力。无论是钱粮,还是人手,我都可以想办法。包括你后续的武器研发,需要什么,只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