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议储(第2页)
他将昨晚对赵琰说的那套理论,用更精炼、更书面的语言复述了一遍。
他没有首接说“我们造了火药”,而是将其描述为一次探索事物本源的学术研究。
他着重强调了三种看似无用的粉末,混合之后产生的奇妙变化——光与热。
景明帝静静听着。
整个御书房,只有范钰清脆的童音在回响。
当范钰说到,通过改变配比和颗粒粗细,可以让这股力量增强百倍、千倍,甚至足以“轰开城门”时,景明店敲击桌面的手指,微微一顿。
“轰开城门?”
这西个字,他念得极慢,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范钰垂下眼帘,说道:“微臣……微臣只是基于‘格物’之理的推演,此物威力究竟如何,还需反复验证。”
景明帝发出一声悠长的感慨。
“格物致远……好一个格物致远!”
“范钰,你小小年纪,便有此等见识,实乃我大晟之幸!”
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他站起身,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
“若你真能做出此等利器,那些文官的悠悠之口,朕便能堵上了!”
他想起了朝堂上,那些言官们是如何抨击琉球战事,如何指责军费靡费,如何空谈仁义道德却对边疆危机视而不见。
如果……如果有了这种能轰开城门的武器,那大晟的军队,将所向披靡!
什么城高墙厚,什么固若金汤,都将成为笑话!
范
钰没有说话,静静地站在原地,任由皇帝陷入自己的思绪。
皇帝的兴奋过后,又冷静下来。
他重新坐回龙椅,看向范钰,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太傅今日早朝,又向朕进言,说你引着小七‘玩物丧志’。他还说,工匠之事,终归是末流,是贱业。若由你之口,该如何回怼他?”
这个问题,比刚才的“轰开城门”更加凶险。
前者是技术问题,后者,是路线之争,是国本之辩。
一个回答不好,自己就会被扣上“动摇国本”、“蛊惑皇子”的大帽子。
范钰心中警铃大作。
他能感觉到,这是皇帝对他的又一次试探。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重重地叹息出来。
景明帝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怎么?被太傅问住了?”
范钰抬起头,没有首接回答,反而用一种极为委婉的方式,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陛下,微臣不敢妄议太傅。微臣只是……只是有些不解。”
“哦?说来听听。”
“微臣听闻,我大晟的储君,早己册立,便是太子殿下。”
他说的很慢,像是在陈述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景明帝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范钰的声音更低了。
“储君,只有一个。”
“可宫里的皇子们,从大皇子、二皇子,到七殿下,甚至更年幼的皇子,每日在尚书房,都要学习治国之策,都要研习帝王之术。”
“微臣愚钝,窃以为……长此以往,恐怕……恐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