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范钰,前来报道(第2页)
“只是,学问不可落下,若有不明之处,随时可以回来问我。”
说着,他习惯性地抬起手,想去摸摸范钰的脑袋,可手到半空,又顿住了。
他忽然觉得,再把范钰当成一个普通孩子,似乎有些不妥。
他是一个官员了。
一个八岁的,大晟朝最年轻的官员。
周鸿儒缓缓收回手,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
范钰将他的动作看在眼里,心中了然。
他恭恭敬敬地长揖及地:“先生放心,学生绝不敢荒废学业。”
“先生的栽培之恩,范钰永世不忘。”
这一揖,诚恳至极。
……
离开国子监,范钰带上母亲,径首去了京城里牙人聚集的东市。
一个眼尖的牙人立刻迎了上来,起初还只当是哪家富户的公子和主母,可聊着聊着,他越看范钰越眼熟。
“这位小官人……莫非,莫非就是名满京城,新晋的范神童?”
牙人试探着问。
范钰笑了笑,不置可否。
牙人的眼睛瞬间亮了!
“哎呀!真是小官人当面!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他点头哈腰,热情无比。
“小官人要买宅子,那可找对人了!”
“小的手里正好有几处清净雅致的院子,绝对配得上您的身份!价钱好说,小的给您打个八折!”
牙人推荐的第一处院子,范钰就看上了。
宅子不大,是个标准的二进小院,坐落在城东的安仁坊。
坊内住的大多是三西品的官员,清贵安宁,治安
极好。
院里有几棵桂花树,一架紫藤萝,小巧精致,打理得井井有条。
“娘,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范钰牵着柳氏的手,轻声说道。
柳氏环顾着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幸福得说不出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范钰当场拍板,买下了院子。
他又对那牙人说:“还需寻几个手脚麻利、为人老实的仆妇丫鬟,要签死契的。”
很快,几个经过挑选的奴婢被带了过来,开始洒扫庭除,布置新家。
范钰则独自回到国子监,收拾自己和母亲为数不多的行李。
离开时,他特意去隔壁几个老举人的号舍,一一作揖道谢。
当初他们母子初到京城,举目无亲,正是这几位素不相识的同窗,时常相帮,才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
第三日,清晨。
范钰穿上那身崭新的绯色官袍,腰束玉带,头戴幞头,小小的身躯,竟也透出几分朝臣的威仪。
工部衙门设在皇城东侧,与户部、礼部比邻,是一片占地极广的建筑群,处处透着一股严谨朴实的气息
范钰站在门口,小小的身影在一众进进出出的官吏工匠中,显得格外扎眼。
“劳烦通禀,工部督造司督办行走,范钰,前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