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琉球策(第2页)
“这便是那些异族的恶心之处。”
他蹲下身,目光在卷宗上飞速扫过。
“我要做的,就是给陛下一把刀。”
赵琰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没再问,只是学着范钰的样子,蹲下来,帮他展开另一卷。
接下来的时间,范钰打起了精神。
他以惊人的速度,翻阅着一卷又一卷的档案。
大晟与琉球百年来的每一份勘合贸易记录。
琉球国每年的户籍上报文书。
大晟派往琉球的使者记录,商队见闻,甚至是某些被俘海盗的口供。
赵琰一开始还想帮忙,可他发现自己根本跟不上范钰的节奏。
范钰将几份看似毫不相干的卷宗并排铺在地上。
“殿下你看,琉球贞元五年,上报国中人口三十万,风调雨雨,大获丰收。”
“请求增开互市,多换取我朝铁器。”
“可同一时期,我朝一个叫孙奇的商人,他的船队在琉球南部岛屿避风,在他的日志里却提到,当地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十室九空。”
“还有这份,是我朝水师截获的海盗口供,他说那年琉球根本没钱买粮食,饿死了很多人,许多青壮年都下海当了海盗。”
赵琰凑过去一看,三份记录摆在一起,矛盾一目了然。
“他们……他们虚报人口?”
“不止。”
范钰的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虚报人口,是为了从我朝换取更多的铁器、粮食和布匹。”
“而他们实际的人口,根本消耗不了这么多物资。”
“多出来的东西去哪了?”
赵琰追问。
“卖了。”
范钰抽出另一份西域商路的卷宗,“卖给了那些不被允许与我朝首接贸易的西域小国,甚至……卖给了乌孙人。”
“他们当了二道贩子,赚取差价。”
范愈又翻出琉球的舆图,和历年战争记录。
“你看这里,”他指着舆图上的一处狭窄海峡,“这是琉球水师的命脉。”
“他们所有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
“只要我们……”
他没有说下去,但赵琰己经明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钰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他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两个大字:破局。
下面分列两条。
“其一,强内。问题不在岁贡多寡,而在国力本身。”
“当务之急,非是与蕞尔小国计较,而是革新我朝炼铁之术。”
“草民有一法,名曰‘炒钢’,可令百炼钢的产量提升十倍,成本下降五成。”
“钢多了,兵甲自然就强了,我大晟的底气,也就足了。”
“其二,驭外。”
“琉球敢当这个出头鸟,不过是拉拢了西域和乌孙。”
“此联盟看似稳固,实则脆弱不堪。我们为何要死守着朝贡体系?”
“不如对乌孙、西域诸部放开部分贸易,允许他们以牛羊马匹首接换取我朝的茶叶、铁器。朝廷只需设立关卡,课以重税,收入远超那点岁贡。”
“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能首接与我朝贸易,谁还会去买琉球人加了价的二手货?”
“没了利益捆绑,这个所谓的联盟,不攻自破。”
“届时,孤立无援的琉球,是杀是剐,还不是陛下您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