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皇帝的应对(第2页)

房间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终,巴特尔一咬牙,粗声道:“干了!我乌孙人,从不当待宰的羔羊!”

伊利亚斯长叹一声,也缓缓点了点头:“但愿……阮大使的判断是正确的。”

阮文浩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他举起茶杯:“那就,预祝我们……马到成功!”

三人以茶代酒,轻轻一碰。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客房的屋顶上,一片瓦砾的阴影下,一道黑影纹丝不动。。

待到屋内三人散去,那黑影才如青烟一般,悄然消失。

……

皇宫,御书房。

景明帝正在临摹一幅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他下笔沉稳,行云流水,心神完全沉浸在笔墨之间。

一名暗卫单膝跪在书房中央,将鸿胪寺驿馆里的那场密会,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

整个书房,只有暗卫低沉的嗓音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首到暗卫说完,景明帝的最后一笔也刚好落下。

他端详着自己的字,似乎颇为满意。

他将毛笔轻轻搁在笔洗上,这才抬起头,看向暗卫,神情平静得可怕。

“削减三成岁贡?联合试探?”

他轻笑一声,笑声里却带着彻骨的寒意。

“有点意思。”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

宫外广阔的天地。

“让他们走。勘合文书照发,沿途驿站照常供应,不要惊动他们。”

暗卫有些不解,但没有问,只是沉声应道:“遵旨。”

景明帝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琉球的水师,西域的商路,乌孙的牛羊……”

“朕倒要看看,离了朕的茶叶、瓷器和铁锅,你们能撑多久。”

“范钰啊范钰,你给朕捅了个马蜂窝。”

三个跳梁小丑。

他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这些边陲小国的岁贡多寡。

他在意的是,他们为何敢于此刻跳出来。

是朕的仁慈让他们忘记了敬畏?

还是朝中某些人,给了他们不该有的错觉?

“陈桂。”

想到这里,皇帝淡淡开口。

一个身影从阴影中滑出,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桂,他躬身垂首,悄无声息,仿佛生来就是皇帝的影子。

“去,把七殿下叫来。”

“遵旨。”

陈桂正要退下,景明帝又补了一句。

“另外,传朕的密旨给影卫指挥使。加派人手,暗中护好范钰。”

“别惊动任何人,也别让他察觉。”

“那孩子,现在可是我大晟的宝贝疙瘩。朕可不希望,他被哪条不知死活的野狗给伤了。”

范钰,不过是个孩子呀。

要磨,只能给自家人磨。

如何能被外人磨了去。

陈桂心头一凛,垂得更低了:“奴婢明白。”

……

半个时辰后,赵琰迈着小短腿,一路小跑进了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

赵琰努力想学着大人的模样,行一个标准的大礼,可身子一晃,差点摔倒,样子看起来有些滑稽。

景明帝眼中的冰冷瞬间融化,化作一抹温和的笑意。

他走上前,亲自扶起了自己的儿子。

“慢点。”

赵琰嘿嘿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米牙。

他仰着头,满眼孺慕地看着自己的父皇,好奇地问:“父皇,您叫儿臣来,是有什么差事吗?”

景明帝笑了笑。

“是啊,是有重要的事情。”

“朕啊, 要你把一个消息,告诉范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