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二度考验(第2页)

“……臣,领旨。”

秦岳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低下了头。

皇帝的目光又转向另一边。

“张承!”

“臣……臣在。”

礼部侍郎张承双腿一软,也跪倒在地。

“攻讦同僚,失为臣体,同样罚俸三月,闭门思过。”

“臣……遵旨。”

一碗水端平,各打五十大板。

这下,没人敢再出声了。

整个大殿的文武百官,不论方才是否参与争吵,此刻都躬着身子,大气不敢喘一口。

寂静中,皇帝的处置并未就此结束。

他冷冷地看着底下噤若寒蝉的臣子们。

忽然,几名老臣对视一眼,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齐齐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臣等辅佐不力,致使朝纲不肃,臣……有罪!恳请陛下准臣致仕!”

一人开头,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臣等惶恐!请陛下准臣等告老还乡!”

哗啦啦跪倒一大片。

范钰算是看明白了。

这帮老油条,一见风向不对,就开始集体请辞,名为请罪,实为逼宫。

用群体的行为来向皇帝施压,迫使其收回

成命,或者做出安抚。

景明帝的脸色愈发阴沉,眼底的寒意几乎要凝结成冰。

他看着底下跪了一地的人,一言不发。

整个大殿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皇帝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那个唯一还站着的、小小的身影上。

“范钰。”

皇帝的语气,奇迹般地缓和了下来。

“你来说说。”景明帝的声音带着一丝莫名的意味,“此事,若交由你来处置,当如何?”

唰!

一瞬间,整个大殿所有人的目光,不论是跪着的还是站着的,全都聚焦在了范钰身上。

惊讶、探寻、幸灾乐祸、担忧……

让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评判一场由镇国大将军和礼部侍郎挑起、满朝文武参与的朝堂纷争?

这……这简首是闻所未闻!

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范钰感觉到,连身旁那两个抬托盘的老太监,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他没有立刻回答。

而是先小心翼翼地转身,将那个价值连城的紫檀木托盘,稳稳地放在了自己刚才坐过的那个小绣墩上。

这个动作,不疾不徐,沉稳至极。

做完这一切,他才重新转过身,面对龙椅,深深一拜。

“回陛下。”

“臣以为,此事,无人该罚。”

轰!

此言一出,不亚于又一道惊雷在殿中炸响。

跪在地上的秦岳和张承猛地抬头,一脸的不可思议。

满朝文武更是哗然。

陛下金口玉言,刚刚才下了处罚的旨意,这小子竟敢当廷说无人该罚?

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

就连景明帝,眼中也闪过一抹异色。

范钰却没有理会周围的反应,他首起小小的身子,目光清澈,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

“也无人该死。”

“更无人,该为此请辞。”

他先是看向文官那边,语气平静,却字字诛心。

“诸位大人,皆是国之栋梁,饱学之士。”

“陛下赐臣文房,乃是爱才,亦是激励天下学子之心。”

“此乃君恩,亦是雅事。诸位大人心生羡慕,是人之常情。”

“然则,仅仅因秦将军一句无心之言,便群起而攻,动辄以‘弹劾’、‘请辞’相挟,未免……太过矫情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