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国子监(第2页)

半个自由身了……

她终于可以摆脱这个牢笼,不用再看赵茹的脸色,不用再当一个卑微的妾室,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儿子身边了。

“钰儿……我的钰儿……”

她抱着范钰,哭得像个孩子。

哭过之后,便是巨大的兴奋。

她立刻擦干眼泪,兴冲冲地开始为范钰收拾行囊。

这件衣服要带,京城冷。

这双鞋子是新做的,要穿。

还有他爱吃的糕点,要多备一些……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范钰那颗古井无波的心,也泛起了一丝久违的温暖。

半月后,一辆宽大舒适的马车,在魏家众人的恭送下,缓缓驶离了江州。

因为范钰如今的名声,加上周鸿儒的那封亲笔信,一路之上,畅通无阻。

驿站的官吏毕恭毕敬,奉上最好的客房和饭食。

马车行进在宽阔的官道上,范钰挑开帘子,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物,心中一片平静。

京城,我来了。

……

大晟京城,天下之中。

朱雀大街宽达百步,车水马龙,两侧商铺林立,鳞次栉比。

远处的皇城宫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威严而磅礴的气息。

国子监,便坐落于皇城之东。

黑色的琉璃瓦,朱红的高墙,门口蹲着两尊威猛的石狮,墙内几株参天的古柏苍翠挺拔,将外界的喧嚣尽数隔绝。

这里没有市井的嘈杂,只有一股厚重的、沉淀了数百年的书卷气息和庄严肃穆。

当范钰的马车停在监门前,出示了周祭酒的信物后,立刻有监丞前来迎接。

范钰牵着母亲的手,走下马车。

他抬头仰望着“国子监”三个鎏金大字,只觉得一股无形的气场扑面而来。

这里,是大晟朝的最高学府,是未来宰相、尚书、封疆大吏的摇篮。

然而,他一出现,便成了所有目光的焦点。

监内,不少监生正三三两两聚在远处,对着门口指指点点。

“快看,就是那个孩子!”

“七岁?看着比我那不成器的侄儿还小些。”

“听说他写的《算学新编》被神算子祖老盛赞,不知是真是假。”

好奇的目光居多,但更多的,是怀疑与审视。

国子监里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

他们或是出身世家,或是地方上万里挑一的才子,心中自有傲气。

一个七岁的孩童,靠着“奇技淫巧”的算学,就想和他们平起平坐?

“哼,不过是走了狗屎运,恰好对了祖老的胃口罢了。”

“算学终究是小道,经义策论才是正途。”

“说的是。听说待会儿要由司业马大人亲自训导礼仪。马司业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最重规矩,这小屁孩怕是连揖礼都行不全,我看他能待几天。”

旁边一个胖乎乎的监生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我开个盘,赌他三天之内,必定哭着鼻子被赶出去!有没有跟的?”

“我赌十两!”

“算我一个!”

这些窃窃私语,范钰自然听不见。

他将母亲安顿在国子监外专门为学子家眷准备的客舍后,便跟着监丞,步入了这座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学府。

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座名为“明伦堂”的殿前。

一位面容严肃、身形清癯、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正端坐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