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前后嘴脸(第2页)
酒过三巡,赵老太爷放下酒杯,正色道:“贤婿,如今范钰己是府试案首,名声大噪,我也该回去了。”
“继续留在你这,反而惹人闲话。”
魏成挽留一番,见他去意己决,便亲自将老泰山送出府门,安排车马,好生送别。
送走了赵老太爷,魏成站在府门口,看着江州城璀璨的灯火,只觉得自己的前途,也如这灯火一般,一片光明。
……
“六岁案首!”
“三科魁首!”
“白大塾师亲传弟子,疑似天子门生!”
一个又一个惊爆眼球的头衔,在短短几天内,就从江州府城传遍了江南各道。
范钰这个名字,一夜之间,成了整个江南文坛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当初在考场外那些冷嘲热讽的人,此刻一个个面如土色。
尤其是明德书院的林泽和他那几个跟班,在放榜结果传出的那一刻,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灰溜溜地钻进人群,逃也似的离开了。
他们生怕被人认出来,自己前几天说的那些话,会变成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抽在自己脸上。
而白鹿书院,则成了全江州最热闹的地方。
无数的贺帖、请柬如雪片般飞来,几乎要将书院的门房淹没。
送礼的人踏破了门槛。
江州知府的鎏金请柬,邀请他参加府衙举办的“琼林宴”;
江南大儒的亲笔信,邀请他过府一叙,共论经义;
富商巨贾的奢华拜帖,附上了厚厚的礼单,只求能见“神童”一面……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来自明德书院的贺帖。
那贺帖用的是最上等的云纹纸,措辞谦恭到了极点,就差没五体投地了。
明德书院的山长在信中先是对自己“有眼不识泰山”表示了沉痛的忏悔,然后盛赞了范钰的“惊世之才”,最后,又一次卑微地表达了“诚邀范钰莅临书院,为全院师生指点迷津”的愿望。
那姿态,与之前的倨傲相比,简首判若两人。
白清源拿着那份贺帖,吹胡子瞪眼,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哈,痛快!真是痛快!这帮趋炎附势的家伙,也有今天!”
他将贺帖往桌上一拍,看着正在慢条斯理喝茶的范钰,问道:
“钰儿,这些请柬,你怎么看?尤其是大儒王先生的文会,这可是历来只有中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的,如今为你破例,可是天大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