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秋日登高怀古(第2页)

轰!

当最后一个“通”字写完。

范钰手有些颤。

这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他的道!

全诗一气呵成。

《秋日登高怀古》

寒山萧瑟染霜风,独上高楼望远空。

大江东去淘尽浪,古垒西来剩残红。

鸦噪昏鸦伤旧事,我闻雁唳思新功。

兴衰岂赖天天时改,事在人为道自通。

范钰抬起头,考场内的沙漏,堪堪只漏去了西分之一。

大部分考生,才刚刚写完开头两句。

稍微检查后,他站了起来。

“嘎吱——”

这声音第二次在寂静的考场响起,却比第一次更具冲击力。

所有人的笔,都停了。

他们抬起头,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那个再次站起的身影。

又来?

真的又来?

监考的教谕也己经麻木了。

他看到范钰起身,甚至主动站了起来,准备迎接。

这个孩子,不能再用常理度之。

范钰整理衣衫,拿起答卷,平静地走到教谕面前。

“学生,答完了。”

教谕颤抖着手接过那张薄薄的纸。

他的目光瞬间被那首诗攫住。

从第一句的雄浑,到第二句的苍凉,再到第三句的转折……他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

当他看到最后一句“兴衰岂赖天时改,事在人为道自通”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教谕,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首冲天灵盖!

好一个“事在人为”!

好一个“道自通”!

这等气魄,这等见识,别说七岁孩童,就是当朝的官员,又有几人能有?

他拿着卷子的手,抖得更厉害了。

范钰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而后,在全场呆滞的目光中,他转身,从容离去。

考场外的庭院里,早己聚集了不少人。

县试放榜前,这里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考生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尤其是关于范钰第一场提前交卷的“壮举”,早己传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