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明珠蒙尘?(第2页)
而此时。
白清源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喧闹的人群,眉头紧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范钰的“天子门生”这个称号,就像一把绝世宝剑,锋利无比,既能斩荆棘,也能伤自身。
它能为范钰带来无上的荣耀和庇护,但同样,也会将他置于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稍有不慎,便会引来倾覆之祸
。
与李嵩的冲突,便是一个最危险的信号。
“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啊……”
白清源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愁绪。
他必须做点什么。
从那天起,白清源开始加强私塾的管理。
他亲自守在门口,言辞恳切地谢绝了所有非必要的拜访,将那些攀附者和看热闹的人统统挡在了门外。
本以为书院会继续恢复宁静。
只是这日午后,一辆青篷马车,稳稳地停在了白鹿书院的门前。
车上下来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
来人递上拜帖,白清源一看,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
拜帖上赫然写着:江州明德书院山长,林正淳。
明德书院!
这可不是寻常的私塾。
它是整个江州府,乃至周边数个州府都声名显赫的顶级书院。
其创办者,是一位致仕归乡的翰林学士,门下弟子遍布朝野,可谓是背景深厚。
能入明德书院读书的,无一不是家境优渥、天资聪颖的少年才俊。
那里拥有最浩瀚的藏书、最顶尖的师资,是所有江州学子都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
白清源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将林山长迎了进去,奉上好茶。
两人分宾主落座,寒暄了几句。
林山长呷了一口茶,笑呵呵地开口道:“白先生,老朽今日冒昧来访,是特为向你道贺而来啊。”
“林山长言重了,不知喜从何来?”
白清源谦逊地问道。
“呵呵,白先生何必过谦?”
林正淳抚着长须,眼中带着欣赏,“教出范钰这等惊才绝艳的弟子,名动京华,引得圣上御笔朱批,此乃我江州文坛百年未有之盛事!”
“白先生你居功至伟,这一声‘贺喜’,你当得起!”
“山长谬赞,愧不敢当。范钰能有今日,全赖他自身聪慧勤勉,清源不敢居功。”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林正淳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听闻前几日,在魏主簿的宴席上,白先生为了维护令徒,与李知州有了一些……小小的分歧?”
白清源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他点了点头,坦然道:“确有此事。”
“学生年少,前程远大,不应过早为俗事所扰,在下身为其师,自当为其分说一二。”
“说得好!有风骨!不愧是我辈读书人!”
林正淳赞了一句,随即却又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只是……”他看着白清源,语气变得语重心长,“白先生,你可曾想过,以范钰之才,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绝世璞玉,又如同一只欲要翱翔九天的麒麟。”
“你这白鹿书院,虽清雅,却终究是浅滩池沼,只怕……屈才了啊。”
白清源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只听林正淳继续说道:“老朽并非贬低白先生的学问,只是实话实说。我明德书院,有藏书三万卷,其中不乏孤本善本;”
“有教习十余人,皆是考取了功名的举人、进士,甚至还有老朽那位在京中做侍讲学士的师弟,会定期寄来最新的经义讲解。”
他每说一句,白清源的脸色便凝重一分。
这些,都是他小小的白鹿书院,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麒麟,当配名山大川,方能使其尽展其才。”
林正淳的目光变得灼热起来,“白先生,你当真忍心,让这样一块美玉,因为外物的匮乏,而失了它本该有的光华吗?”
“让他来我明德书院吧。老朽可以做主,免去他所有的束脩费用,给他最好的斋房,让他阅遍我书院所有藏书!”
“老朽甚至可以亲自教导他,为他写信,请京中的故旧为他铺路!”
“白先生,这是为了范钰好,也是为了我们整个江州文坛的未来好。”
“你,意下如何?”
林正淳图穷匕见,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他不是来道贺的。
他是来,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