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波澜不惊(第2页)

他手腕一沉,紫毫笔饱蘸浓墨,悬于纸上。

压抑的怒火,尽数化作了笔下的滔天巨浪!

他的运笔速度,比之前快了何止一倍!

那是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快到众人的眼睛几乎都跟不上他的动作!

但与这惊人的速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写出的字。

那些字,非但没有因为高速书写而变得潦草,反而比之前更加的遒劲有力,更加的铁画银钩!

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感,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股不屈的傲骨,跃然纸上!

之前己经构思好的文章,在他脑海中飞速流淌,再也没有丝毫的滞涩。

他不仅仅是在重新誊写,更是在升华!

他的文思喷涌而出,汪洋恣肆,沛莫能御!

所有人

都被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震撼了。

他们看到一个少年,在遭遇了不公与暗算之后,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爆发出了一种近乎恐怖的力量。

那肇事的考生,脸色己经从得意,变成了震惊,再从震惊,变成了嫉恨与恐惧。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毁了他的卷子,反而像是帮了他一把?

为什么范钰能写得这么快,这么好?!

他心中的防线,在范钰那行云流水的笔法下,一点点崩溃。

为了保住自己能够通过,他一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色,竟真的铤而走险。

他趁着考官不注意,悄悄从袖中滑出一卷比指头还细的小抄。

他早有准备,上下都打点过,只要不被其他考生当场指认,巡场的考官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一边心惊胆战地偷瞄着小抄,一边颤抖着手抄写着文章,额头上布满了冷汗。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范钰的从容不迫。

在考试结束的锣声敲响前一刻,范钰落下了最后一笔。

他将整篇文章一气呵成,非但补回了被耽搁的时间,甚至比许多人还要提前完成!

他轻轻放下紫毫笔,拿起写满字的答卷,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

字迹工整,墨色均匀,文章气势磅礴,无可挑剔。

“当——”

终场的锣声响起。

“停笔!收卷!”

考官们大声吆喝着,开始挨个收取考卷。

范钰将自己的答卷恭敬地递上。收卷的考官接过卷子时,特意多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

众人陆续散去,走出考场。

魏明第一时间冲了过来。

范钰知名度高,甲字考场的事情,己经宣扬出去!

“钰弟!你没事吧?那个王八蛋!他就是故意的!我要去告诉我爹,让他……”

“我没事。”范钰打断了他,“考完了,就不要再提了。我们回去。”

……

夜幕降临,江州县学门内,灯火通明。

所有的考卷都被集中到了县学后堂的一间大屋里,这里被称为“弥封所”。

为了保证阅卷的公平,所有考卷在被批阅前,都要经过一道“弥封”的程序。

由专门的“弥封官”将考卷上填写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的部分折叠起来,用纸糊住,再盖上官印。

这样一来,阅卷官在批阅时,就看不到考生的任何信息,只能单凭文章的优劣来评定高下。

弥封完毕后,所有的卷子会被送到另一间更为宽敞的“阅卷堂”。

数名从府学和翰林院请来的资深教谕、学官,正襟危坐,每人面前都堆着一摞厚厚的考卷。

他们将在这里,不眠不休地批阅数千份卷子,为朝廷选拔最初的人才。

主考官,是江州的府丞,姓孙,孙承宗。

他是一个年近五十、面容清瘦的进士出身的官员,素有清正之名。

夜深人静,阅卷堂内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在孙承宗耳边低语了几句。

孙承宗眉头一皱,放下了手中的卷子,起身走出了阅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