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县学!童生考(第2页)

当白大塾师的马车停稳,三人走下车时,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快看!是白鹿书院的白大塾师!”

“他老人家竟然亲自来了?看来是对今年的弟子寄予厚望啊!”

“跟在他身后的……那个孩童,不就是……就是那个‘神童’范钰吗?!”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人群“嗡”的一下炸开了锅。

“就是他?那个让御赐牌匾落户白鹿书院的范钰?”

“看上去也不过七岁出头,竟有如此才学?”

“听说他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不知是真是假。”

“哼,不过是时运好罢了,得了圣上青眼,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议论声此起彼伏,范钰却恍若未闻。他

一些学子认出白大塾师和范钰后,纷纷上前来,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

“见过白大塾师。”

白大塾师抚着花白的胡须,微笑着点头回礼,尽显大儒风范。

而范钰也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他的淡然,在旁人眼中,非但不显无礼,反而更增添了几分高深莫测的气质。

魏明挺着胸膛,护在范钰身侧,用眼神扫视着众人,仿佛在说:“看,这是我大弟!”

报名流程繁琐而严格。

县学前摆开了一长溜的桌案,差役们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

第一步是“验明正身”。

需出示户籍、路引等身份文牒,以防有人冒籍、替考。

白大塾师早己为他们备好了一切,文书递上,核验的官吏看了一眼白大塾师,又瞥了瞥范钰,没敢有丝毫怠慢,迅速盖了印。

第二步是“廪生作保”。

科举考试,需要有“功名”在身的人作保,证明考生身家清白,并非倡优、皂隶等贱籍出身。

寻常学子,为了求一个廪生作保,往往要花费不少银钱,托上许多关系。

但这对白大塾师而言,却不是难事。

他只派人递了张名帖,一位在府学中德高望重的廪生便亲自迎了出来,满面春风地为范钰和魏明签下了担保文书,言语间对范钰更是多有勉励,客气得不像话。

第三步是缴纳报名费和试卷费,也就是所谓的“报名钱”。

魏明抢着从怀里掏出个钱袋,麻利地数出铜板,交给了负责收钱的书吏。

最后一步,领取考牌。

书吏在一本厚厚的名册上找到范钰和魏明二人的名字,用朱笔勾过,然后从一个大木箱里摸出两块小木牌,上面用烙铁烫着考场的排号。

“范钰,甲字号,九十七。”

“魏明,乙字号,三十三。”

范钰接过那块带着烙印的木牌,入手温热。

他看了一眼上面的字,甲字九十七号,一个听上去颇为靠后的位置。

他没有在意,将木牌收入袖中。

报名事毕,白大塾师带着二人转身离开,身后依旧是无数道追随的目光和不绝于耳的议论声。

“钰弟,你看见没?刚才那些人的眼神,都快把你吞下去了!”

马车上,魏明兴奋得脸颊通红,“等三月初八开考,你一定要拿出真本事,吓死他们!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神童!”

范钰只是淡淡一笑,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默默温习一篇经典的程文。

对他而言,外界的吹捧或贬低,都不过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