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轻舟 作品

第88章 谁是凶手(第2页)

他是首个尝到朱青云厉害的人,第一次见朱青云,便被揭穿了和下属女军官王露霞的私情。

“现场被破坏,只是采取这个笨办法了。”

厂里一共有七百名职工,去过休息区的人足有三百多人,朱青云想,一个一个过,也得一天一夜。

万一,自己一个疏忽,又或是这人去休息区时躲过别人的视线,可就白忙活了。

这时,吴忠武对警卫队长说道:

“钱队长,能否让你的人去找那把特制的刀具,凶手杀人后,为防止被人发现,也许会把刀扔了。”

邱尧勋点点头,警卫队长带人出门去了。

朱青云是明白他意思的,如果找到刀,就有可能提取到指纹。

虽说,清末巡警学堂就引入西方指纹学课程,1926年德国人在青岛指导成立了指纹鉴定中心。

但彼时,这方面的人才奇缺,国内办案包括警察局在内,几乎没有人重视指纹的提取。

朱青云正是和吴忠武讨论后,被他引为知己。加上朱青云又答应他,在设备、技术上给予支持,吴忠武这才来到军统。

进入休息区的有三百人,为了不影响生产,李松鹤把人员拆分开,每二十人一组,在外候审。

而且,把所有身高在165到170之间的编为三组,先行过审。

朱青云设计了四个问题,让警卫把问过的人,从另一边门出去,与未审之人不得交流。

所有身高在这个范围内的职工全部问完,没有发现一个有嫌疑的。

“继续,让下一组的人进来。”朱青云话音未落,一名警卫闯了进来,说:

“长官,杀人凶器找到了。”

邱尧勋本来看着朱青云问话,已是昏昏欲睡,听说找到凶器,精神一振,说:“走,去看看。”

凶器是在一名技师的工具箱里找到了。一把特制的短刀,长不过30公分,极为锋利。

邱尧勋是这方面的行家,戴上手套,拿起看了,说:

“这东西叫攮子,外形与剑相似,比匕首短小易藏,多是作为近身格斗、贴身防卫或暗杀用的。

只是这把攮子有些奇怪,形制上与常见的大不相同,拿放大镜来。”

邱尧勋看到刀柄处,有极小的一行字。

技师的工具箱里就有放大镜,邱尧勋仔细看过后,说:

“是浑水袍哥义字堂的东西,这是信物之一,而且主人必是个头目,找到这个头目,就知道刀是谁的了。

义字堂头目称为一排到十排,因为有忌讳,不设四排和七排,所以一共七个头目。

这个不难查,我马上带人去,先封了他们堂口,青云你留在这,继续查,等我消息。”

邱尧勋走后,朱青云问了这名技师几个问题,便让警卫松绑,警卫队长大惑不解,说:

“朱长官,这刀是在他箱子里找到的。”

朱青云笑了笑,说:

“技师又不傻,如果是他杀了人,何至于把刀藏在自己的箱子里。放了他,凶手另有其人。放心吧,他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