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近乡情怯
快到县城时,让他们找间旅馆住下。
“队长,我的任务是什么?”
朱青云想了想,说:
“科长的意思,先摸摸保安团的底,天高皇帝远,这里民风彪悍,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很不好惹。
别轻举妄动,等我消息,这几天约束好手下就行。”
杜荷珍点头答应着,朱青云又把手枪递给她。回到家里,父亲看到免不了会问这问那,不如不带着了。
和队员们分别后,他一个人拎着两个大箱子,花五块钱,叫了一辆马车,直奔东昌镇而去。
朱青云家是镇上的富户,有良田500亩。
父亲读过高级中学,在镇上新式学堂当校长。母亲是家中独苗,继承了娘家的一大笔钱,开着一家绸缎庄。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悠悠的行进着,朱青云想起了当年离家的时候,也是这样坐着马车。
已经一年没有回来过了,想着要见到家人,内心竟然跟着马车的颠簸起伏不定。
东昌是个大镇,不亚于一些小县城。
两边是熟悉的街景,灰瓦白墙的店铺,挑着布幡的茶馆,墙角青苔斑驳的老墙,一切似乎没变,又似乎处处透着不同往日的萧条与沉寂。
马车终于在一座三进宅院门前停下。这是朱家祖宅,在镇上算是气派的。
朱漆大门有些斑驳,门环上铜绿暗沉,宅院不高的围墙内,探出几枝黄桷树的苍翠树冠,那是朱青云童年攀爬过的树。
他付了车钱,打发走车夫,独自一人站在紧闭的大门前,一时竟有些踌躇。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轻响,厚重的大门从里面拉开了一条缝。 一个穿着半旧蓝布衫妇人探出身来。
看着站立在门外的年轻人,用力揉了揉眼睛。朱青云笑道:“福婶,才一年没见,就不认识我了吗?”
福婶扶着门框的手猛地收紧,随即喜道:“是大少爷,大少爷回来了。”
忙跑下台阶,帮他拎起箱子,就往里走,边走边喊:“老六,你这个老货,赶紧去告诉老爷太太,大少爷回来了。”
穿过月亮门,一个身影便从正厅里走了出来,正是他的母亲,杜雪娥。
杜雪娥今年不过四十出头,穿着素净的深紫色绸面夹袄,头发挽得一丝不苟,两鬓一丝白发不见,仍然是保持着大家闺秀的端庄。
“你还知道回来,除了写过两封信,都不知道你过的如何,赶紧进屋歇着。”
朱青云上前搀着她,杜雪娥心里高兴,嘴上却说:
“我又没七老八十,倒是你,看着比之前结实些了。福婶,加几个菜,割刀腊肉,杀只鸡。”
正厅的陈设依旧,家具擦拭得光可鉴人,多宝阁上摆放着些不值钱的瓷器古玩,墙上挂着字画。
“大哥,大哥,大哥回来了。”
弟弟朱青山、妹妹朱青婉跑了进来。
朱青山15岁,朱青婉才12岁,从小就和大哥亲,两人恨不得钻进他怀里去,一个劲的问着不停。
“大哥,有没有给我带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