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轻舟 作品

第48章 行踪难藏(第2页)

杨云英和段建功分别带人在城东和城西查看,也没有收获。杨云英说:

“队长,日本人是不是已经混入制造厂里?要不我们明天申请去厂里看看。”

朱青云剪去灯花,煤油灯的烟少了些,屋里稍亮,说:

“我还是以为不可能。如果日本人探知了厂子在哪里,早就轰炸了,还会等到今天?

我们如去厂子里,反而会坏事,弄不好,给日谍指了方向也说不定。”

戚南谱感觉有些棘手,说:“这县城就这么大,一点线索都没有,怎么查呢?”

“如果你们是日本人,想找到这个厂子,会用什么办法?”朱青云反问道。

几个人马上来了兴趣。

“厂子里的人总会出来的,跟踪盯梢。”段建功说。

朱青云摇头,说:

“这个厂子的警戒线放的很远,跟不到里面。而且,厂子管的很严,轻易不许外出,就算外出也要三人以上,互相监督。”

杨云英想了想,说:

“如果是我,等他们出来买米买菜,寻着机会策反一个人,这样就能获得厂子的位置,或许以后还能混进去。”

几个人面露喜色,这也许,是最有可能的一种方法。

“那就这样,从明天起,盯着城里的两家米行,菜可以自己种,或是去农家买,米面油盐却是要就近去米行里买的。”

朱青云把十人分为两组,每组人盯一家米行,并在米行附近设置了监视点。

“宁可远些,也不要被发现,戚副队长,把带来的照相机和望远镜都分下去。”

朱青云最喜欢用好的装备,没事就让戚南谱去买,队里自费购置了最好的莱克相机和德制蔡司望远镜。

所以,军统情报处设置的监视点一般在二、三十米内,而朱青云的行动队却大胆放在五十米外,这样更不易被察觉。

不同的设备,结果是不同的,情报处几起案子都是因为被目标发现而失败。

县城附近有一个团的驻军,但离城里较远,大部分给养都由师部调拨,新鲜蔬菜等就地在乡镇采买,并不到城里来。

连续两天,段建功的监视点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目标。这天,中午时分,朱青云来到杨云英的监视点。

“队长,穿着军装和工服的人,大概率就是飞机制造厂的人了。刚才装了满满六大车走了。”

“好,这家米行,只要有人外出,就派人跟着,我让建功的人都过来帮忙。”

既然飞机制造厂的人在这家采购米面,段建功的监视点就可以取消了。

过了半小时,一穿着长袍的中年人走出铺子。

“队长,是米行掌柜。”

“留一个人通知戚副队长,云英,我们俩在前,其他人跟在后面接应。”

米行掌柜一路往城外走,朱青云二人远远的跟着,出了城,往后山去。

走了足有一个小时,来到一个山坳,这是一个七、八户人家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