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行踪可疑
朱青云下车后,忙敬礼,说:
“处座见谅,多名手下重伤,不待伤势好转,属下实是不忍离去。”
“这我不怪你!唉,这次当真是凶险。”
早有人向他详细汇报了行动队和日本人的一战,正是这一仗,让他对朱青云是刮目相看。
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以身涉险,亲手击毙敌酋,不得不让人生出敬意来。
池远广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先看看黄金,戴老板问了我两次,你再不回来,我可要亲自去了。”
朱青云把他引到卡车前,说:
“处座,3万两黄金,将近一吨重,不亲自押运我不放心的,如果是300两,我早让人送回来了。
这一路,连我在内,所有的人都是荷枪实弹,高度戒备,还好,没人敢打我们的主意。”
这批黄金确是一笔巨款,朱青云粗略来算,旧秤3万两均合3.5万盎司。
此时,一盎司合35美元,这笔黄金值100万美元!近2000万法币。
而军统目前每月开支也就150万,这笔钱够军统一年花销,难怪戴老板着急。
此案侦破,行动二科是最大的赢家。
这两天,邱尧勋笑的嘴都合不拢,他还从未获得过如此战绩。
除了朱青云在最后的窝点剿杀19名日谍外,沿途交通站在他调度之下,活捉7名日谍,打死5人,仅数人侥幸逃脱。
缴获黄金、烟土、假币无数。
连委座都专门召见听取汇报,戴老板数次夸奖,并暗示行动处尚缺一名副处长。
军统局在汉口成立,行动科升格为行动处,邱尧勋升任二科科长。
但直到迁入重庆,寸功未立,一名日谍未抓,反而是不断接手各类刑案,饱受各方病诟。
至此,行动二科真正是扬眉吐气,实是不易。
朱青云回来后的第二天,邱尧勋把他和邵世光喊来叙话。
“青云,你刚破格连升两级,这次只能记大记,不能晋升,着实是有些可惜。”
国党有停年一说,从少尉到少校,需满七年,一般情况下,不得突破这个限制。
朱青云并不在意,临训班毕业的学员在各地都得到重用,分配到局本部的一百多人,都在紧要岗位。
但能独当一面,升任上尉队长的,仅他一人而已。
“科长,我并不看重这些,两次行动,我们队伤亡过半,补充了两次,段建功和杨云英至今还躺在医院,我岂能计较这些。”
“是、是,伤亡是大了点,也是军统成立以来,局本部从未有过的,要给他们叙功,殉职的厚加抚恤。”说着,邱尧勋眼圈都红了。
他的亲侄子刚调入行动队不久,跟随杨云英阻击高木正雄逃离时,身中两枪,至今还没有度过危险期。
朱青云有些自责,他以为在大后方重庆,占有主扬优势,如果筹划再细一些,指挥得当的话,完全可以以更小的代价获胜。
而且,他在复盘后,认为此案侦破并不完美,甚至漏洞百出。
邵世光与他合作有些日子了,看出他像是有心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