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免去职务
廖宗泽说:“你这么胆小,以后怎么和日本人碰面?”
朱清云解释说:“外面有卫兵,听,哨声响了,他们已就位,或是去追捕。
这时候,我们都跑出去,是添乱,很容易让凶手跑了。”
“凶手?你怎么知道有人行凶?”
朱青云说:“我枪打不准,对枪械还是熟悉的,第一枪是勃朗宁的声音,如果只这一枪,八成是走火。
后面两枪,先是左轮,后是刚才这把勃朗宁。
可能是两人对射,这时,惊动了守卫,而且守卫确定是有人行凶伤人,才会边开枪边追击。”
三个人将信将疑,但再也没有人提及出门看看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朱青云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出去的人很容易会被认为是行凶者的同伙。
雨一直下,乡下道路泥泞,三辆轿车艰难的行驶着。
三岔路口,立着路标,上写着“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察人员训练学校”。
车上,和戴春风并肩坐着的是一名军人,挂少将衔。
笑着说:“我都有些糊涂了,不是你们军统局的培训班吗?怎么挂了这个牌子,你这是要掩人耳目?”
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戴春风听后眉头紧皱,解释说:
“这个班汇聚了全国的精英,最初的名称叫“军事委员会特别训练班”。
在筹备和刚开学时都是用这个名字,可军委会办公厅有些人却是刻意排斥,不想承认它。
后来在委座亲自过问下,才挂到中央警官学校名下。”
其实,戴春风是夸大其辞。军统成立不久,在外声名不著,很多人听说是做特务工作,都不愿前来。
戴春风为争夺全国警察领导权,千方百计找门路,将这个培训班更名为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察人员训练班。
但军统内部从来就是称作临澧培训班,简称临训班。
他不愿意再说这个话题,便问前座的秘书。
“伯涵,还有多久能到?”
“老板,过了这个路标,再有三里路就到学校了。”李秘书从前座回过头说。
军统局虽说是戴春风掌实权,但他名义上只是副局长,局长由侍从室高官兼任。
所以,军统里为避讳此事,无人称他为局座,私下都喊老板或是戴老板。
他兼着历任培训班的班主任,所以,毕业的学员则或称主任,或称老师。
前方,拉起了铁丝网,用木牌写着军事禁区的字样。
道路两旁,站立着持枪的军装青年,和国党普通士兵不同,这些人的军装上虽无领章,但个个着装整洁,精神头十足。
每隔五米站立一人,车队驶过,行持枪礼,动作整齐划一,冒雨而立,无一人有异动。
少将赞道:
“我说戴老弟,军容整齐,训练有素,真让我大开眼界,我们的宪兵都比不过。这么说吧,就算换了黄埔的学生来,也不过如此!”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谁不愿听两句好话?戴春风心里得意,嘴上却说:
“这个老余,排扬搞得这么大,这要传出去,那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