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品居
正是冬尽春回之际,京师城内还残留着冬日的寒意。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紫禁城巍峨的宫墙,朱红的宫门在熹微的晨光中若隐若现。
紫禁城外护城河上的薄冰渐融,发出细微的“嗤嗤”声。
仿佛是春天奏响的第一曲乐章。
微风拂过,带着几分料峭寒意,却又隐隐透着泥土与新绿的气息。
大街小巷间,枯枝渐被新绿点缀。
几株早梅傲雪绽放,暗香浮动。
卖花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官宦人家门前的石狮上还挂着些许霜华。
而街边茶馆里已坐满了谈天说地的人们。
此时正值朝会散去,文武百官鱼贯而出,朝服上精美的刺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太监们手持拂尘,小心翼翼地为官员们引路。
远处,一群宫女正提着食盒匆匆赶往御膳房。
脚步轻快,裙裾飘动。
西山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在晴空下闪耀着银光。
整个京城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里,处处透着生机与希望。
仿佛预示着一个盛世的到来。
“格格呢?”
回到府中的乌雅白启连身上的衣裳都还没来得及换下来,就忙不迭出声询问自家宝贝女儿的下落。
“格格方才出门,说是去一品居给老爷买盐酥鸭子去了。”
听到婢女的回话,乌雅白启嘴角顿时浮现出一抹大大的笑容。
“这孩子,我前日不过随口提了一句一品居的盐酥鸭子好吃,倒难为她小小的人儿记着,今日还特意去给我买回来了。”
身边的随从跟了乌雅白启多年,如何不知对方心中的欢喜。
连忙凑上前打趣:“这也是格格的一番心意,老爷可莫要辜负才是。
就怕夫人和少爷们听到之后,要吵着过来跟老爷一起品尝盐酥鸭子,老爷一个人怕是抢不过来啊。”
“你这老货,胆子真是越发的大了。”
乌雅白启轻踹了身边的随从一脚,笑骂道:“连老爷都敢笑话,真是找打。”
“奴才知错,奴才知错。”
随从作势轻轻给自己脸上来了两巴掌。
连连讨饶:“还望老爷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奴才这一回吧。”
“行了,下不为例。”
“是。”
……
一品居
巳时刚过,
一辆低调却用料颇为讲究的马车缓缓停在京城最大的酒楼——一品居门前。
酒楼门前进出的行人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有贵人到访。
连忙加快脚步离开酒楼,生怕慢上一步惹恼了马车里的贵人。
动作熟练的让人心疼。
(被心疼的老百姓们:……)
马车里先是下来两个身着绿衣的清秀婢女。
环顾一圈周围并没有看到什么不妥之处,这才放心的撩起车门前的帘子叫自家格格下车。
“格格。”
一双白嫩纤细的玉手轻轻搭在婢女伸出的衣袖上。
紧接着一位身着浅绯色绣缠枝蝶恋花衣裙的妙龄少女被四位婢女簇拥着下了马车。
只见她眉如远山,目似横波,举止端庄,气度非凡。
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颗樱兮,榴齿含香。
行动间莲步款款,风姿绰绰。
一颦一笑,尽显芳华。
当真是“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好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一品居。”
少女抬头看向正前方悬挂的牌匾,眸中神色难辨。
等她们一行人进了客栈,旁边的围观的众人这才清醒过来。
“这……这是哪家的格格,怎会如此……如此……”
动人心魄。
一位书生打扮的男子嘴里不住的喃喃自语,手中的折扇迟迟没有落回掌心。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1……宋公笔下的绝代佳人,某今日可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别想了,看到马车上的标记了吗?那可是乌雅家的族徽,”
同样站在他身侧的另一位读书人看着自己好友满目痴迷的模样,毫不客气的开始泼冷水。
“想必方才进去的那位格格就是乌雅大人的嫡长女,宫里德妃娘娘的亲侄女。这样的出身,可不是咱们这种人能够妄想的。”
“……原来她是乌雅家的格格。”
书生打扮的男子嘴里不断的重复着这一句话,眼睛始终盯着酒楼门口。
就盼着佳人出现的时候能再多看她两眼。
然而直到半个时辰过去,佳人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男子这才失魂落魄的慢慢离开。
已经进了酒楼的沉璧可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痴心人在苦苦等待着自己。
(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每个小世界女主的名字都会变成原身体家人取的名字。)
“哟,格格来了。”
酒楼的掌柜是个机灵人,见到沉璧一行人,连忙丢下自己手中的账本来到沉璧身前。
“不知格格今天是来吃饭还是?”
沉璧偏头示意身旁的婢女答话。
身为乌雅家当家夫人精心为自家女儿挑选调教的贴身婢女,云栽自然知道该如何回话。
“掌柜的,听闻你们酒楼的盐酥鸭子是一绝,正巧今日路过贵地,我们格格也想尝一尝这道美味佳肴。”
“我当是什么事儿,格格来那是看得起我们一品居。”
掌柜也是闻弦知雅意,立马开口吩咐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