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昕 作品

第六十八章 终于下雨了(第2页)

山谷里幸好挖了沟渠,不然种的庄稼怕是都不成样子了,这些雨水夏栀怀疑水潭那边的水地有暗沟,都排了出去,水潭也因为这几日下雨,掺杂了泥土变得混浊。

所有的屋子要数谢老二家的堂屋最大,大家都聚集在谢老二家堂屋识字。

连段婆子罗氏他们都在,不过是在一旁拿着布头糊鞋底。

今日授课的是二表哥,拿着一根蘸了水的毛笔,在木板上写了一个“朝”字。

这个字念‘朝’,”他指着字念了两遍,声音清亮,“左边是‘卓’,右边是‘月’,合起来是早晨的意思,比如‘朝阳’,就是早上的太阳。”

底下坐着的人,包括谢明、小林,谢溪等生,都跟着念:“朝——朝阳。”

夏栀坐在角落,虽然自己认识字,手里也拿着根小树枝,在地上跟着比划。谢槐安就坐在她旁边,眉头微蹙,看着石板上的字,手指在膝头无意识地临摹着笔画。

“它还有另一个意思,”二表哥又道,“指的是咱们脚下的这片江山,是朝廷的‘朝’。”他怕众人不懂,又解释,“就像县官管着咱们村镇,朝廷就管着天下的县官。”

谢老二蹲在门槛上,手上拿着把小刀,不知道弄着什么,听着也跟着点头。

张氏和罗氏坐在靠门边沿坎的位置,手里拿着布头糊鞋底,粗布在浆糊里浸得厚实,她们偶尔抬头看一眼石板,嘴里还念叨着:“朝……朝廷……”

狗儿他们年纪小,握着根小木炭在地上画圈,画着画着就往“朝”字上凑,被谢溪轻轻拍了下手:“认真听表哥讲。”

二表哥又在旁边写了“朝阳”“朝廷”两个词,逐个讲解。她看了眼身旁的谢槐安,他仍盯着那个字,仿佛要把笔画刻进眼里,嘴角却抿得更紧了些。

屋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打在草屋顶上,堂屋里却暖融融的。

孩子们跟着念书的声音,混着张氏她们糊鞋底的窸窣声,竟格外和睦。这小小的堂屋,装着的不仅是识字的课,还有这山谷里的人,对外面世界最朴素的认知。

淅淅沥沥下了半个月的雨,终于放晴了,大家纷纷把屋里的被褥抱出来晾晒,这些天下了太久的雨,显得被子都有些湿润。

夏栀晾晒完被子,又拿出一直放柴房里面的药材,谢槐安和谢老二在院子里铺石子,下雨后有些地方泥泞不堪,洒些石子要好很多。

“爹,我想过两日出山一趟。”谢槐安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谢老二却隐约知道自己儿子的想法。

“好,那等天彻底晴了,爹和你一起,叫上…谢明吧!莹莹还没出月子呢!就不喊你姐夫了。”

“嗯…”

“你们要出山呀?”夏栀在一旁晒草药,听到了谈话。

“嗯…”谢槐安身影顿了顿。

夏栀早已习惯了谢槐安的脾气,“我就不去拖你们后腿了,我帮你们做点药带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