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嗯,还是你想的周到,四百两银子那得多重哟,咱们带回家一路上可不招眼嘛。”
二人一路打听,来到钱庄,告知来意后,钱庄里的人反复的验了银票,确认不是假的后,这才按要求兑换。
夏栀他们兑换了三十五两的金子,都是五两一个的金锭,换了六个,另换了五两的金豆豆,其余的全部换成银子,总共只有四十六两了,钱庄收了四两银子的火耗钱。谢老二倒是没怎么说,夏栀可想吐槽了,
“难怪没什么人愿意来钱庄存钱,心黑得紧,宁愿在家里挖个洞将银子放着,也不愿意换成银票,银票只有有钱人才喜欢。”
回到客栈,谢老二和夏栀去退了房间,在客栈的大堂里等着谢槐安,谢老二去外面买了些可以路上吃的饼,还买了几个大肉包,府城的吃食比镇上和县里的好吃一些。
但是对于吃过现代美食的夏栀来说,真的不值一提。
“爹,夏栀,久等了,你们吃了东西没?”夏栀趴在桌子上有些昏昏欲睡,谢槐安的声音让夏栀一个激灵。
“吃了,你呢?”
“我等下路上吃,咱们快些去码头,我叫了个马车,不然等下赶不上最后一趟回县里的船了。”谢槐安拉过夏栀的背篼,就要往身上背,被夏栀一个快手,就又捞了回来,快速背在自己的背上。
三人匆匆赶到码头时,幸好船还未走,赶上了。
三人来到晚,没有屋里的票,只能在船板上就地而坐。
“嘻嘻,谢槐安,你有没有觉得,其实在船板上比屋里舒服些,除了太阳有点晒。”夏栀凑在谢槐安耳朵边。
说话的气流喷在耳朵上有些痒,惹得谢槐安差点忍不住缩脖子。
“嗯嗯,除了日晒雨淋,视野开阔,空气清新。
你来看,河边的浅滩都出来了,这河中央估计也不深了,怕是行不了多久的船了。”谢槐安起身招呼夏栀来到船拦处。
“确实!”夏栀皱着眉头看着河边两岸。
二人站在船板上,吹着风,夕阳映在河面上,芦苇荡边惊起的白鹤在河面上飞过,让夏栀不禁想起高中背的课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经意间念出了声,才恍然想起谢槐安在旁边,转头看了看,见他没什么反应,心里松了一口气。
谢槐安眼神微闪,装作没听到。
三人到县城的时候天都快黑了,来到车马行结果已经关门,看来今晚回不去了,在县里找了个客栈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谢老二就去取了驴车,赶到客栈接上夏栀他们就往家赶。
快到达云山村时,夏栀觉得自己好像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这几天不回来就想念的紧。
…………
院子里,姐姐们在做着火折子,姐夫上山去了,夏栀教他认了些草药,平时遇见也会挖了带回来。
平时谢家的院门是关上的,因为一家人做火折子不方便被外人看了去。
“爹,最近你留意一下村里有没有人家卖地,有的话咱们也买上一些。”谢老二诧异的看着夏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