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许大茂的用处
这股子新气象,都不用人说,光看就能看出来。
二哥林河跟二嫂王丽,两口子把从贾家手里撬来的那两间正房当成了眼珠子,天天拿着抹布擦了又擦,地砖光亮得能照出人影。
王丽摸着那崭新的桌子腿,嘴里不停地念叨:“这才是人过的日子,以前住那小破屋,跟个猪窝似的。”
大哥林海话不多,但搬进易中海那宽敞南房后,脸上的舒坦劲儿怎么也藏不住。
他那俩半大小子,林前进和林前步,在新屋里撒欢,宽敞得能在地上打滚练翻跟头。
俩小子精力旺盛得没处使,前两天还拿着根磨尖的铁丝,去捅咕易中海家刚换上的新锁,被林海发现,一人屁股上结结实实挨了一脚,这才老实下来。
变化最大的,还得是王秀芝。
她现在出门,那腰杆挺得跟厂里的女干部似的,没事就搬个小马凳坐在新屋门口,一边纳鞋底,一边跟路过的街坊邻居“谈心”。
谈话内容永远离不开三样:自家老头子林建军如何带领大家拨乱反正,自家儿子们如何有出息,以及过去的日子是如何的苦。
那派头,活像在给全院上忆苦思甜的政治课。
这天吃过晚饭,林浩把一张油墨味还没散干净的《轧钢工人报》拿回了家,看似随意地往八仙桌上一放。
王秀芝眼尖,一把抓了过去,戴上老花镜,凑在煤油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瞅。
“哎,这报纸上说,咱们厂要搞个什么宣传队?”
林浩正端着搪瓷缸子喝水,闻言慢悠悠地“嗯”了一声。
“是啊,厂里号召,要丰富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打算挑些有才艺的,能唱歌跳舞说快板的,组个队,以后到处去演出。”
“哟,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能上台演出,多风光!”王秀芝一听就来了兴致,嗓门也高了八度,“这要是被选上了,以后就是吃笔杆子饭的文化人了,可比咱们这些天天跟铁疙瘩打交道的工人,体面多了!”
二嫂王丽也赶紧凑过来看,咂了咂嘴,眼神里全是羡慕。
“这得是多大的才艺才能选上啊?咱们院里,谁有这本事?”
林浩放下茶杯,笑了笑,没再接话。
但他知道,他娘这张嘴,比厂里广播站的大喇叭还好使。
这消息,不出半天,就能传遍整个院子,一字不落。
果不其然。
第二天一早,王秀芝去院里公用水池子洗衣服,搓衣板敲得“梆梆”响。
几个女邻居立马围了上来,满脸堆笑。
“秀芝嫂子,您家这新屋子住着就是敞亮吧?瞧您这气色,一天比一天好。”
“可不是嘛,还是林联络员有本事,把院里那些歪风邪气都给治了,咱们现在心里都踏实。”
王秀芝听着这些奉承话,心里舒坦,嘴上却摆了摆手。
“嗨,什么本事不本事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她话锋一转,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哎,跟你们说个事儿,可别往外传啊。我听我们家老头子说,咱们厂要成立宣传队了,专门挑能人呢!”
“听说啊,这事儿是杨厂长亲自抓的,负责的还是他小舅子,那可是个顶天的大人物!”
这话就像往烧热的油锅里滴了一大勺凉水,瞬间就炸了。
许大茂正好拎着空尿盆,从后院那间小破屋里出来,一听这话,耳朵立马就竖得跟兔子似的,脚下像生了根,再也挪不动道了。
宣传队?
杨厂长的小舅子负责?
他那双滴溜乱转的眼睛里,“噌”地一下就冒出了光,那是饿狼看见肉时才有的光。
他是个什么人?
放映员!
搁这年头,这就是板上钉钉的“文化人”!这宣传队,简直就是为他许大茂量身定做的啊!
自从上次被林浩几句话吓得当众下跪,他现在在院里就是个过街老鼠,看见林家的人都得绕着墙根走。
在厂里,因为跟娄晓娥离婚的事,名声也臭了,领导见了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他正愁找不到机会翻身呢!
这不就是瞌睡来了,有人把枕头直接塞到他怀里了吗!
他心里跟有几百只猫在挠似的,一整天都坐立不安,魂不守舍。
他清楚地知道,这事光靠他自己,门儿都没有。他现在就是个没人待见的瘟神,谁会提拔他?
想来想去,这院里能帮他,而且有这个通天本事,还愿意拉他这个“坏种”一把的,只有一个人。
林浩。
下午,日头西斜,林浩又搬了张太师椅,坐在东跨院门口,手里捧着本破旧的《三国演义》,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
许大茂跟上次一样,又是先探头探脑地在月亮门那观察了半天,确认四下无人,这才换上一副比哭还难看的谄媚笑容,猫着腰,一路小跑了过来。
“浩……浩哥……”
他这次连烟都不敢递了,就那么哈着腰,站在离林浩三步远的地方,活像个等着挨师父训的学徒。
林浩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修长的手指翻过一页书,只是从鼻子里不咸不淡地吐出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