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厂房老板
林织夏和段清梨希望分店在原有的顾客基础上能再开拓出新的客源,将漫游咖啡推广得更远,所以想挑战一下在文化街区开店。
但星期六下午,林织夏和段清梨跟着中介杨先生看的三个店铺,感觉都不太符合她们的预期,杨先生本还想继续带她们看下一个,但那时天色已晚,要去的地方距离又比较远,他们约好了星期二再去看。
她们跟杨先生约了早上十点见面,这天林织夏没回店里,和段清梨汇合后,就直接开车去杨先生发来的地址。
是一个还正在进行招商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
杨先生一边走一边给她们介绍:“林小姐,段小姐,这里呢,原本是一个很大的水泥厂,十多年前安城在附近规划建大学城,这里就在规划范围的边缘,因为不符合环境要求,大学城建成后水泥厂就搬迁了,这里的厂房就一直丢空。几年前,市政那边又想征收这里几栋楼改建成艺术展览馆,厂房的老板也想活化利用整个厂房,就跟他们协商联合开发,打造一个集文化、休闲、商业、办公于一体的产业园。”
“除了怀旧时光区域保留了部分旧建筑作为打卡展示,其余区域的建筑两年前都重建和翻新完成,现在整个园区还没正式投入运营,虽然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商业区,不过目前也引进了不少品牌,招商进度已完成百分之八十,很多店铺已经在装修,创意孵化中心大楼那边的办公室也基本都租出去了,现在也已经有公司在办公,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林织夏和段清梨刚才开车来的时候也留意到,大概是有市政那边牵头,产业园附近有公交也有地铁,交通配套很完善,地下停车场容量也很大,出行很便利。周边高校离这里也就几公里,附近还有大型住宅区,如果产业园开始运营,估计将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区,符合她们分店的需求。
三人刚好走到怀旧时光区,入目的都是灰白外墙的水泥建筑,很有以前八九十年代居民楼的味道。
段清梨觉得还挺有趣的,问:“这里就是给游客打卡的小楼?”
杨先生点头,“是,这是以前工人的宿舍楼,别看外墙好像很旧,整个建筑结构也是加固过的,不用担心安全质量问题,不过楼层构造没有特别大的改动,像这些楼梯、阳台、窗户都是原来保留下来的。”
林织夏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六层高的小楼,做旧的石灰水泥外墙,建在外面的楼梯连通每一层楼的阳台,外墙上有复古的霓虹招牌和贴画,老式的钨丝灯和电表箱,阳台边缘的铁栅栏,顶部栏杆挂着几件旧衣服,特地营造出的年代感和烟火气,一下子让她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可以上去看看吗?”她问。
“可以,我带你们上去。”
杨先生带她们往楼梯那边走,“不知道你们刚才有没有留意到楼层外面的招牌,这里每一层楼都有主题的,像二楼是以前的民居客厅,三楼是教室,四楼是杂货铺,五楼是理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