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 章 针锋相对
汉东省委大院,一号会议室。
厚重的红木门被推开,众人鱼贯而入。
灯光明亮,椭圆形的会议桌光可鉴人。
沙瑞金走在最前面,高育良和刘省长紧随其后。
李达康刻意落后了半步,跟在沙瑞金的侧后方。
这个距离,微妙又精准。
既体现了对一号人物的尊重,又彰显了刚刚在专车上建立的特殊亲近感。
在场的都是人精,每一个细微的位置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解读。
沙瑞金在主位坐下,双手手指交叉,轻轻放在桌面上。
他环视一圈。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同志们,都坐。”
沙瑞金开口了。
“今天请大家来,不是开什么正式的常委会。”
“就是一次简单的碰头会。”
“我刚到汉东,两眼一抹黑,想听听大家的声音,认认人。”
他的开场白,平淡得像是在拉家常。
可越是这样,在场的官员们心里越是打鼓。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谁也不知道会烧向哪里。
李达康端坐在椅子上,腰杆挺得笔直。
他感觉自己已经抓住了先机。
高育良则显得气定神闲,手指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轻轻敲击,似乎在思考什么。
沙瑞金等了片刻,见无人主动发言。
他微微一笑。
“既然都不说,那我就抛个问题出来。”
“大家随便聊聊,畅所欲言。”
“我就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我们汉东省的干部队伍,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一出,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这是一个巨大的话语陷阱。
说得好了,是向新书记表忠心,展现自己的政治远见。
说得不好,就是攻击同僚,甚至否定前任省委的工作。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假装在看面前的笔记本,实则都在用余光观察着彼此的反应。
尤其是李达康和高育良。
沉默中,李达康第一个抬起了头。
他清了清嗓子。
“沙书记,既然您让畅所欲言,那我就斗胆说几句。”
“要我说,我们干部队伍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两个字。”
“不为。”
他加重了语气。
“不是不能为,是不敢为,不愿为。”
“很多干部,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
“宁愿让项目烂在文件里,也不愿意承担一点风险。”
“搞经济建设,搞改革,就是要有一股闯劲,一股冲劲。”
“怕担责任,怕犯错误,那我们怎么发展?”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发炮弹,精准地轰向了以高育良为首的,注重程序,讲究稳妥的另一派。
高育良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李达康没有停。
“就拿我们京州来说,前几年那个开发项目,多少人反对?”
“都说破坏环境,劳民伤财。”
“我顶着压力上了,现在呢?”
“成了京州的新名片,每年给市里带来多少税收和就业?”
“如果我们干部都像某些同志那样,开会研究,研究再研究,那黄花菜都凉了。”
“沙书记,我个人认为,对于敢闯敢干的干部,我们不仅不能批评,还要大力支持,甚至要为他们撑腰!”
话说完,他看向沙瑞金,脸上写满了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