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都是缘分啊

姓赵,本地人唤他赵掌柜。第一看书枉 冕费阅独

他正低头记账,忽然见一女子走进来。

仔细一瞧,发现她年纪不过二十上下。

虽梳着妇人头,却衣着素净。

然而,她目光清亮,一开口就点名要见他们家少爷。

这让赵掌柜心头咯噔一下,不由得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莫非又是哪个眼热吴家富贵、想借机攀附的丫头?

赵掌柜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

“您找我们少爷,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宋萩云微微一笑,神情淡淡。

“你别误会。之前我卖了盆兰花给你们公子,是他亲口说的,若以后还有好花,尽管送过来。他还特意叮嘱,只要到吴家任一家铺子报个名,就有人引荐。”

她又从袖中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递给赵掌柜。

“这是当时你们公子亲笔写的字据,写的是‘若有佳卉,吴记优先’——喏,就这几个字。”

赵掌柜接过纸条一看,果然是自家少爷的笔迹。

“哦!这事……这事少爷确实提过!您瞧我这记性,一时没想起来。实在对不住,对不住!”

他一边赔罪,一边高声喊道:“柱子!柱子!快去后院叫少爷一声。就说那位送兰花的宋姑娘来了,带了新货!快去!”

柱子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厮,机灵得很,一听这话撒腿就往后院跑。_如~文^网* ^追?最?新^章,节!

赵掌柜又转头看向宋萩云。

“要不您先到里面坐会儿?咱们有上好的雨前龙井,刚沏的。”

“不了,我就在这看看布料。”

宋萩云轻轻摆手,语气温和。

随即她目光落在柜台旁那几匹亮色布料上,眼底透出一丝期待。

宋萩云心里清楚,再过半月,寒冬就要来了。

过冬东西,可得早点置办。

虽说身上还有原主留下的几件旧衣裳。

可这人参若能卖上好价,银子落袋,自己也算有了底气。

自然也想做身新衣,图个新鲜喜庆。

更何况,她之前上山打猎,还攒下了好几张皮子……

宋萩云一边想着,一边细细打量着布匹。

布庄里还有位专管女红布料的女掌柜。

她约莫三十岁,大家都叫她杨娘子。

杨娘子生得端庄,声音温柔。

见宋萩云驻足良久,便主动上前。

“这料子是前月刚从宣城运来的。您摸摸,轻得很,但穿在身上暖和又贴身。瞧这颜色,是用苏杭的上等染料染的,多亮堂!”

宋萩云伸出手指轻轻摩挲布面,果然柔软细腻。!q\d?h~b_s¢.!c?o,m\

她点点头,又指向另一匹深褐色的厚布。

“那这边这匹呢?看起来厚实不少。”

“这个啊,是粗丝混棉织的,结实耐穿,适合做外袍。您看这经纬密实,风一吹也不透,雨雪天穿着也不怕湿。若是要做袄子,拿它做面最合适不过了。”

杨娘子一边说,一边将布匹展开一段,方便宋萩云细看。

宋萩云问得细致,杨娘子答得耐心。

不知不觉间,宋萩云已选中了两匹布。

一匹云锦红,做里衣。

一匹厚绒褐,做外袄。

她心里默默算着价,盘算着等卖了人参,立刻就能把衣裳定了下来。

宋萩云抱着布匹,脸上微红,声音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