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妈妈再杀我一次(1)(第2页)
从小打到,他这个大哥也没亏待过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用的,都是默认留给她的。
罢了罢了,可能有些亲缘关系就是只有这些年的缘分。
毛福海当着自己爸妈的面,说出了这句话,这是表示以后他和这个妹妹的关系是大不如从前的意思。
这边毛翠萍带着做完好事的自得,坐上去往一千公里以外农村的火车,这份从心而发的荣誉感,还没到目的地就消失不见。
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磨灭了她的志气,同时也后悔极了。
而真正下乡后的生活,才真的让她感到绝望。
一眼望不到头的天地,每天干不完的农活,吃不完的玉米糊糊,还有一年到头见不到荤腥的日子。
在下乡后的第一个月,她迅速和知青院另一名男知青杨季青领了证。
杨季青和毛翠萍不一样,他下乡是来避难的。
家里成分不好,在看到苗头的第二天,家里果断给他报名了下乡,离家上千公里。
两人没多久就有了孩子,尽管村里有接生婆,毛翠萍一定要去医院生,她对自己的命可珍惜。
杨季青没意见,他手里并不缺钱。
就在生孩子当天,毛翠萍耳尖听到同病房的产妇和婆婆闲聊,知道对方丈夫是个大领导,由于医院床位不够才被加到这间病房。
两人可巧一天生产,对方婆婆回家准备饭菜时,看到昏昏欲睡的产妇,毛翠萍不知怎么想的,快速将两人孩子掉了个。
就这样,杨玉清长到了十岁。
这一年是1974年,杨季青家里有了门路,收到家里寄过来的一封信的第二天,杨季青带着几件换洗衣裳
,留下一句等他回来接她和孩子后,消失不见。
首到杨玉清十二岁,也就是今年,杨季青还没有任何消息。
本就不是亲生的,杨季青在的时候毛翠萍还对她表现出几分母爱。
杨季青都走了,两年没有任何消息,不是没有去找,而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毛翠萍恼怒的情绪放到了杨玉清身上。
肉眼能看到的所有活,都是杨玉清的。只要她不做,甚至只是皱了下眉头或者动作慢了几拍,等待她的就是一顿好打。
这样的日子,首到在知青们一个个都返城后,毛翠萍好像看到了返城的希望。往家里去了好几封求回城的信后,却一点回应都没有。
还是和她同来这里下乡的同学,返城后给她来了一封信。
原来她家里父母早在五年前就己经去世,家里现在只有她哥和嫂子。她哥嫂这么多年从来没提起过她这个乡下的妹妹,以及父母去世后都没有通知过她。
就这两点,己经不是当初那样天真的毛翠萍当然懂了自己哥嫂的意思。
在村里没有家的同时,城里的那个家也没有了。
那天,毛翠萍在门口坐了一整天,寒风把她整个人吹的透透的。
“妈,时间不早了,还……还是早点进去休息吧,这里多冷啊。”杨玉清颤抖着声音过来劝着她。
尽管她妈这两年对她很糟,但这是她妈啊。
话音刚落,毛翠萍像是被打开了什么按钮,疯了似的跑进厨房拿起菜刀就把杨玉清砍倒在血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