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焚烧手札(第2页)
“这是我们该做的,我们无家可归,在慈济院照顾孩子,有吃有住的,总比去街上要饭强。”堂姑姑突然问:“我听说这几个月你干了不少大事呢。”
“也还好吧,算不得什么。”她不是很想提那些一厢情愿做的事了,不值得。
堂姑姑却说:“仅凭你救下慈济院老弱,和你那两个朋友筹粮救下潭州周围的流民这两件事,朝廷就该给你记功。”
记功?
刘熙已经不报这个希望了,也只是笑了笑。
她们东拉西扯聊了很久,直到一堆火燃烬,以不足以抵抗山间夜里的寒冷才各自回屋,三人挤在一个被窝睡觉,暖洋洋的比抱着汤婆子很舒服。
次日一早,刘熙早早的就起来了,李嫂子她们起得更早,已经在扫院子做饭了,刘熙和她们打了招呼,开门看了看远处,山坡上光秃秃的,月季还没有冒出新芽,墙角的月季也还没缓过劲。
她找到红英提过的那块大青石,靠着石头看向远处,山林被晨雾环绕,阳光难透云层,上来的小路蜿蜒,两侧的杂草枯黄,一点生机都没有。
“姑娘。”平安跟了出来,手里拿着斗篷:“早上还是冷的,可不能冻着。”
“我本来想着去走走身上就暖和了才没穿的。”刘熙系好带子:“出来才发现不好走,去了肯定要踩一脚泥。”
平安陪她瞧着,目光一下子落到了山坡上:“昨天听姑姑说,去年的月季开的特别好,特别是墙角这几颗,碗大的花密密麻麻,她原本还以为山坡上的开得要好些呢。”
“是吗?可惜没瞧见。”刘熙瞥了眼墙角的月季,吃肉的花开的当然好,就是不知道能滋养这些花几年,希望多养几年,大晚上连挖带埋,还是挺累人的。
天色渐亮,孩子们也都起了,安静的家庙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堂姑姑依旧在敲木鱼念经,有的孩子觉得好玩,就围在她身边瞧着,刘熙也去敬了香,她盘腿坐在蒲团上捧着经书轻诵,过了三遍后就起身回屋了。
在家庙的日子很简单,不是诵经就是看书,转眼离着刘武的小祥就只剩下三天了,刘熙这才启程回去,箱子里的手札也已经烧了个干干净净。
到家时,张奶奶照旧在门口等着,见了她就说:“我算着姑娘今日就该到了。”
“您老不必回回都在外头等着,天气冷,受了寒可不好。”刘熙扶着她进去,虽然极力遮掩,但上台阶时别扭的样子,还是让张奶奶瞧出了不对。
她反过来扶着刘熙,满脸担忧:“姑娘腿疼啊?”
“嗯,冬日地滑,摔了一跤,有点重,还没养好呢。”
张奶奶心疼的不行:“那走慢点,回头重新做几双鞋子,鞋底多纳几层线就不会滑了。”
她们进了屋,热汤热水全都准备好了,刘熙安逸的泡了许久才出来,换了衣裳吃了东西,这才见了家里的管家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