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霉米
到城外时,城外的桌子已经支了起来。
灶台都是连夜砌的,各家的下人在后头忙活着,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不都是做好了搬过来,怎么看着这个阵仗,是要现做?”
赵蓉儿看着还没干透的灶台,难掩惊诧。
“每年都是这样的,刚开始是做好了搬过来,结果有人还不到天黑就过来闹事,说是吃坏了肚子,这不,也是没办法的事。”
想占便宜的人才不管你是长公主还是皇帝,反正吃不起饭也是要饿死,要是能讹些钱来,三五个月都不愁吃喝了。
殊不知,他们这样才是将自己的路堵死。
大致看了看,赵蓉儿跟周颖并未在此多待,沿着官道又往外走了一段。
秋风瑟瑟,远处层林披褐,好不壮观。
“蓉儿姐姐,咱们重阳节也去山上玩儿,去不去?”
当日去山上的人不在少数,是有不少热闹瞧的。
赵蓉儿可去可不去,没立刻答应。
真正的重头戏就在明天,两人没在外头过多停留,各自回去。
萧柳钦越发忙了,回来时,赵蓉儿已经歇下。
他站在院外,看着赵蓉儿屋内留着那盏灯,缓步上前,将一个东西放在了屋外。
“将军……”
锦屏听见动静,小声问安。
萧柳钦只一颔首,转身便走了。
一夜好眠。
次日,天刚明,赵蓉儿就神采奕奕地出了门。
周颖说是一切都有长公主府准备,可她也不能真空着手就去。
她所思不差,却有人想在了她前面。
“赵姑娘,您这怎么又添了些?将军府的方才已经送来了,整整四车呢!”
赵蓉儿到城外时,灶台底下已经点着了火,各家来的人忙得热火朝天,只是正头主子都还没到。
都是富贵出身,人最多的时候出来露个脸,让百姓们心里记下就是了。
赵蓉儿不讲究这些,挽袖子洗手,凑近了包包子的桌台前。
熬粥的大锅已经起了泡,咕嘟嘟地逸着热气。
“长公主。”
“郡主。”
身边的人纷纷起身,赵蓉儿手里的活搁不下,拾掇完了才看过去。
李乔月今日穿得简便,约莫是要亲自上手的样子。
已经有人开始排队了。
只是图个好名声,并不拘着穷苦人家或乞丐才能来,用料十分扎实,凡是有想躲懒不在家做的,端着大海碗过来也给盛。
不出片刻,队伍已经排的看不见尾巴。
赵蓉儿和周颖在李乔月两侧,忙得头也不抬。
“这碗回去可要上我家供桌了,多谢长公主殿下,殿下诸事顺意。”
一个妇人捧了碗上前。
她衣着齐整,明显不是揭不开锅的样子,口中说着吉祥话。
李乔月笑笑,从桶底捞了两勺稠些的。
在人前露了面,李乔月分完这一桶就交给赵蓉儿她们,回了马车。
“娘她只分每年的第一桶和最后一桶,这些年一直如此,大家都知道的。”
有始有终么。
果然,马上就要排到跟前的人见状都是长吁短叹。
就为了赶早沾这一点贵气,他们都是天不亮就起来的。
十几个人当即就从队里出来,没打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