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赈灾

第六十六章赈灾

陆惟青这边刚到青州,长安就有人参了他一本,说他贻误灾情,搜刮民脂民膏。

御书房内,两个小吏拜俯在地。

他们本应该在赈灾队伍中,一同到青州,此时却私自离开队伍,回到了长安。

“启禀圣上,微臣亲眼所见,赈灾的粮食被付之一炬,赈灾银也不见了。”

“陆钦差还若无其事,说要推他侄儿出来顶罪。”

皇帝周身散发着寒意,黑眸沉沉扫视两人。

两个小吏吓得腿都止不住哆嗦,仍坚持道:“微臣擅离职守,请圣上降罪。”

“我们知道此事不可为,而执意为之。因为如果由于陆钦差的失职,以致灾民流离失所,甚至发生暴乱,我们万死也难辞其咎!”

皇帝深深看了他们一眼,态度有所缓和。

此时永清侯上前启奏。

青州刺史日前发来加急密报,陆惟青以奉圣上之命巡视青州为由,要求青州府为他修建万丈行宫,并组织所有官员夹道相迎。

为了修建行宫,刺史不得不发动百姓,以工代赈,以至于民不聊生。

刺史血书一封,拜求圣上派兵缉拿陆惟青。

皇帝闻言勃然大怒,使劲将密报甩在桌上。

“好一个陆惟青,好一个钦差大人!”

“拖下去,诏狱关押。”

两名小吏被金吾卫押解而去。

永清侯趁机进言,辅国大将军愿带兵镇压陆氏叛贼。

皇帝沉吟半晌,并未表态。

“圣上,陆惟青如此嚣张,臣就怕,此举与他和姜氏联谊,脱不了干系啊!”

永清侯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话里话外暗示陆惟青看中姜家兵权,意图谋反。

皇帝果然动摇,似乎被他说动了。

他知道再多言,恐怕要画蛇添足,在一旁静候皇帝裁决。

遗憾的是,最终皇帝也没有同意辅国大将军领兵前去,而是说或许路上遇到了特殊情况,要以观后效。

永清侯遵命告退。

刚出了御书房,就收起了那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心中咒骂,皇帝昏庸,被陆惟青完全洗脑了,连涉及兵权和谋反,都无法扳倒他。

永清侯恶向胆边生,既然皇帝要看结果,那他就让那蠢货看看,青州灾民暴乱的后果。

他不知道的是,皇帝拒绝了他出兵的请求,却连夜召了另一人进谏。

那人带着玄戈军的兵符,连夜骑着快马往南进发。

青州那边,一场接风宴可算是争锋相对。

还未深交,众人都看出,青州刺史是个既没脑子又自大的蠢人。

推杯换盏间,他十句话有九句在告诉别人,他上头有人。

陆惟青来之前早已将他的底线查清。

此人不过是当地一个土财主,不知怎么搭上了个卖官鬻爵的奸臣,买了个小官当当。

上一任刺史是个老头,一直以来两袖清风,当了一辈子官,也就混了一个刺史。

太子来时,两人殚尽竭虑,总算控制了灾情。

可太子一走,他就被摘了乌纱帽,扣上贪污腐败、治理不力的帽子,一气之下投河死了。

草包吴为走马上任,从一个小小九品芝麻官,摇身一变成了青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