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人造大陆(第2页)

但他也知道,如果是大规模的物质重构,还是用原质物技术,将许多物质转为原质物,再后续转化更方便点。

除了原质物技术外,陈平安还解析了部分知识。

比如名字叫模块化生态维持单元的大型设备。

他主要是理解了其设计理念,通过精确控制光照、温度、湿度、气体成分、营养循环等参数,在有限空间内模拟并维持一个微型生态圈。

还有叫高维能量约束扬发生器的大型设备,陈平安也理解了其部分原理。

但受限于材料,需要能承受极端能量冲击的未知材料,和自身能量操控精度,目前无法复现。

至于如跨维度信息纠缠通讯器,还有之前的第一次看到的那些别的堪称黑科技的各种设备知识。

哪怕有着全套理论在,其原理,放到现在,陈平安也完全无法理解。

主要是涉及的各种理论远超他目前的认知。

不过,那些不急,时间还长,一步步来就是了。

陈平安看得很开,自己总有能理解学会的一天。

修仙侧认知中的能量,如天地元气、灵气、煞气、地脉之力等等,和现代人类科学侧认知的能量,如热能、电能、核能,还有礼包提及的扬能。

其本质,随着他融会贯通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也在他眼中开始显现出更加深层次的统一性。

修仙的五行操控、炼器术,科技的化学合成、材料加工,礼包的原质物技术,其终极目标都是对物质形态和性质的改变。

修士们炼化各种天地之力,打上自己专属烙印的灵力,似乎是一种更灵动、更本源、更具可塑性的能量形式。

他找到了结合点,只需以灵力为万能工具,结合科学原理和礼包蓝图,就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精密的物质操控。

还有新得到的,就已经使用很多次的咫尺天涯神通。

也与礼包中涉及空间折叠、能量传输的理论产生了某种堪称殊途同归的共鸣,让他对空间的理解更加深刻。

“嗯,之前还想着造大陆来着,这下子,貌似所有条件,我现在都齐聚了,不如造块大陆玩玩?”

陈平安想到这里,立刻就开始行动。

心念微动,十万神念凝聚的又一个分身自眉心飞出,瞬间化作一个与他本体别无二致,年轻帅气,还穿着干部服的青年。

两个一模一样的陈平安对视一笑。

新出现的后者身影一闪,已出现在基地办公室,开始处理公务。

而陈平安的本体则一步踏出茅屋,离开灵兽空间的瞬间,就已经隐身。

并且,他的身形刹那间消失,来到地表一万零八百公里外的地球外层空间。

咫尺天涯,神识感知范围内,动念转瞬即达。

至于消耗,对现在的他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的程度。

冰冷的、绝对的真空瞬间包裹了他!

没有声音,没有空气,只有无垠的黑暗和远处闪烁的星辰。

接近绝对零度的极寒试图侵蚀他的身体,没有大气层防护的,无处不在的宇宙射线疯狂射来。

但,一层由精纯灵力构成的、薄如蝉翼却坚韧无比的护体光晕,自发瞬间覆盖全身,将一切有害环境隔绝在外。

他感觉不到寒冷,也感觉不到辐射的刺痛。

他甚至觉得,自己这个灵力护罩哪怕破了也没事,肉身硬抗宇宙真空环境也毫无大碍。

至于对空气的需求,陈平安在炼气九层的时候,就已经不太需要了。

陈平安缓缓转身,低头俯瞰背后的母星。

蔚蓝色的地球如同一颗巨大的宝石,悬浮在死寂与漆黑的背景中,他能清楚看见白云缭绕,大陆轮廓也清晰可见。

他又转头看向更远处的宇宙星辰。

太阳,是那样的巨大,那样的耀眼。

亦是那样无私地播撒自己的光和热。

再更遥远的宇宙星空,还存在着比太阳更大更多,且数量不知几何的璀璨恒星!

映入眼中的宇宙星图,陈平安有着前所未有的渺小感。

但同时,也有一种近乎骄傲的掌控感。

渺小,是因为在这浩瀚宇宙中,个体如尘埃。

掌控,是因为他此刻正凭借自身力量,立于这虚空之上!

“这就是……星辰大海!”

他心中默念,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半径一万零八百公里全面展开,扫描着周围的空间。

神识视角下,无数的信息反馈冲击他的意识,但陈平安如今已经习惯这种级别的信息处理。

他面色都不曾有太大的改变。

他展开神识,情不自禁地阖眸。

他能看到地球磁扬的扰动,能听到太阳风粒子流的微弱呼啸,甚至还能感觉到地球和月球引力对自身的微弱牵引。

陈平安就静静地待在原地发呆。

直到半个小时过去,他才有些唏嘘地睁开眼。

他再次发动了咫尺天涯神通。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陈平安的身影都在太阳系内如鬼魅般穿梭。

他这是在太阳系进货去了。

月球背面,陈平安无需工具,五指虚张,强大的灵力化作无形的巨手,将大片月壤连同深层矿脉一同剥离,收入无限空间。

在小行星带,他收取了一整颗富含铁、镍、铂族金属和水冰、干冰等冰矿的小行星,质量大概在二十亿吨。

陈平安释放灵力化作无数细丝,如同最精密的激光切割机,将整颗小行星切割成自己一次能搬运收走的质量,约为十万吨左右。

至于冰矿则被灵力包裹,切下来就立刻收走,主要是防止被太阳照到,挥发。

单单是这颗小行星,就花了他五个多小时才收好。

而它还不是最大的小行星。

陈平安又选了几个差不多大的小行星,花了好几天,终于收好它们。

随后,他来到木卫二,穿透厚厚的冰壳,深入冰下海洋,他抽取了巨量纯净水冰,同时收集了一些富含有机分子的冰核样本。

总的来说,还是液态水比较好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