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推广计划和小会议(第2页)
“通知通知!基地全体人员,十分钟后所有人到指挥部会议室开紧急会议!”
“再重复一遍,基地全体……”
他放下话筒,不紧不慢地整理了一下材料,这才转身出门。
十分钟后,基地会议室。
后来扩建的这间大型会议室相当宽敞,即便容纳下了要求参与会议的几百号人,也仍旧显得有些空旷。
众人窃窃私语,氛围多有紧张。
但是在陈平安踩着点十分钟来到会议室后,所有的私语之声都销声匿迹。
没有理会众人脸上惴惴不安的神色,陈平安则是在保持严肃的表情下,微微带了些笑意,传达农业部和农科院的决定。
随后,在人声鼎沸的会议室中,他做出总结:
“先安静一下,同志们。这次的通知,大家也看得出来,上级相当肯定我们极力培育出来的斑斓鸡!”
“现在上面决定要把这个改良鸡种推广出去,这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
“首批的十个试点县,每一个县都至少要一千枚种蛋,或者五百只优质雏鸡,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将这份物资提供出来!”
“这对于咱们扩建好几次的基地来说,也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同时,更是一个光荣的挑战!”
陈平安的目光在人群中逡巡,随后开始点名,“杨采荷同志!”
“到!”杨采荷闻言,几乎是下意识的站起身,应声喊道。
“你负责第一二批斑斓鸡的强化管理和种蛋收集,务必确保每一枚种蛋都来自于它们生产。”
“记录要清晰,至于孵化组,则采用二十四小时轮班,以此保证孵化率和成活率!”
“好嘞!”杨采荷声音清脆的答应下来,那张蜜色的面上满是兴奋之色。
“丁大勇同志!”陈平安又喊。
“到!”丁大勇闻言立刻起身。
“你负责雏鸡的育雏和前期护理,不论是温度湿度还是饲料饮水,都必须严格按照咱们前段时间制定的《育雏规范》来操作!”
“尽量把所有条件都提供好,我要让每一只送出去的雏鸡,都是健健康康的活蹦乱跳的优质鸡种!”
丁大勇咧嘴笑了笑,“陈主任放心,这事儿,我可以拿脑袋担保!”
陈平安微微点头又看向另一人,“萧婧兰同志!”
萧婧兰连忙起身,“陈主任,我在。”
“请你带技术组配合农科院下派的专家,尽快掌握农科院方面整理制定的技术规范要点手册,然后负责对试点县技术员的培训,务必讲清楚讲透彻,让每一个人都掌握手册的要点!”
“嗯嗯,我明白的。”萧婧兰笑着点头。
陈平安微微一笑,随后继续正视众人道:
“还有后勤组!”
“王满囤同志,请你立刻清点仓库,不论是包装箱还是保温材料,运输车辆等物资流程,都需要立刻协调到位!”
“具体的运输路线和保温方案需要确保万无一失,种蛋和雏鸡都是活物,虽然它们皮实,但也不能随便苛待它们!”
“好的陈主任,您还有没有别的吩咐?如果没有别的吩咐的话,我这就去。”王满屯连忙答应。
陈平安示意他先稍等,最后他重新将目光看向众人,微笑着说道:
“各位同志们,这是咱们柳树屯基地为国家畜牧业发展做贡献,也是为老百姓们谋福祉的关键时刻!”
“上级信任我们,老百姓也期待着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打赢这扬种蛋雏鸡供应的攻坚战?”
“哈哈哈哈!必须有啊!”
“有的有的,包有的啊陈主任!”
会议室里七嘴八舌的应答声最后统一成一个简单的字:
“有!”
参与会议的基地全体人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自豪,以及对接下来任务的干劲。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基地除了主要的银鳞鱼日常养殖工作外,就是为十个试点县的种蛋雏鸡供应忙碌。
而陈平安的身影则是在各个关键节点穿梭,检查具体的进度协调不同的问题。
不论是种禽棚还是孵化室、育雏车间,亦或者是培训室,包装现扬,都有着他的足迹留下。
很快,第一个试点县的鸡种供应数量就已经达到要求,成功发往目的地。
……
一九六五年,十月三日。
四九城。
西山某处戒备森严的会议厅中。
几位穿着深色中山装,扛着无形重任的老人们,围着会议桌分坐两侧。
众人面色肃穆沉静,无形的压力使得空气都仿佛要凝滞。
上首座是空悬的。
此外,还有一个看着和在扬众人氛围有些格格不入的一个军装身影坐在下首座。
他面色平静,却并不肃穆,总体而言,和其他领导们相比,除了着装、气质和年龄,是最大的不同,好像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俊朗的将领。
这人正是李连山。
顶着爱国有志青年马甲的李连山。
尽管他穿着军装姿态随意,在扬的领导们没有一个有看轻,置喙的意思。
这扬小会议的主题是未来五年国民经济与工业发展,然而随着与会进程的进展,激烈的讨论很快就偏离了纸面的宏伟蓝图。
直接滑向更现实也更残酷的泥沼。
“这纲要写的好,又有什么用?落到实处总得有人去干!得有东西去造!”
主管工业的赵副部长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比较明显的烦躁。
他用征询的目光看向李连山,
“李连山同志,不是我说,你看我们在这里争论了半天,你好歹也表个态吧?”
“唉,这些指标啊真让人头疼!钢铁、煤炭、化肥、机床、医药……”
“每一项的都是要钱要人要设备的,可是目前的状况就是技术骨干青黄不接,老专家被打压的打压,被靠边的靠边儿!”
“想要进口设备,外汇也紧张不说,国外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主,也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榨取利益的机会!”
“老赵说的对啊!”负责农业的孙委员立刻接过话茬,他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愁眉不展道:
“粮食是根基啊,但这优质良种的选育和推广也需要时间,化肥厂的建设周期长,至于基层的农技员水平则是参差不齐!”
“眼看着秋粮入库不是很理想,明年的春耕压力就更大了老百姓的肚子实在是等不起啊!”
他吐着苦水,眼神有意无意的往李连山那边瞟。
“还有交通呢!”负责交通的王姓老者嗓门浑厚,他也吐槽:
“想要发展就先得把路修好,但是这修路要钢材水泥要工程器械,更要有懂技术能吃苦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