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快速成长的小绒球
听到他这么问,陈居中想起之前爱国同志给自己说的话,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复杂情绪。
陈教授看着牛司长,又看了看其他人的关注目光,低声道:
“对于您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经有了具体详实的答案。”
“星火一号制剂,量产是可以量产的,成本方面并不会太高。”
“主要是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还有最后的分配调度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核实。”
“至于具体的关于实际生产的问题,我们已有初步方案。”他翻开自己手上的那份报告,将报告附录页展示给牛有茂。
“柳树屯特供品基地那边完全具备封闭式、小批量生产能力,而且原料供应和工艺流程方面,嗯,他们那边更专业。”
“毕竟那位有本事的陈主任,都用这份成果培育出银鳞鱼了,而且还是用的边角料培育,各方面都已经通过安全验证。”
“星火系列制剂,比银鳞鱼那边效果更出色,当然,那边情况和咱们要做的推广不一样,那边也是有点特殊情况,这里先不谈。”
“还有,我提一嘴,首批星火系列制剂的数量方面,完全足以保障黑、吉、辽三省的核心国营禽畜扬,以及试点养殖扬和渔扬使用。”
陈居中收回了报告,环视众人道:
“请诸位同志放心,星火制剂供应量方面,半年到一年的量是能保证的。”
“不过再多,就不能保证了,因为这份成果实在有太多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我们至今未研究明白的机缘巧合在里面。”
“它的储备量,并不能支持长远使用。”
陈居中的表情异常严肃,听到他话的众人亦是反应不一。
但很出奇一致的就是,众人面上都有些遗憾和失望。
这种好东西,竟然不是能一直有的!
不过他们也是知足的,并没有强硬要求陈居中再次完美复刻实验成果。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陈居中将众人反应看在眼里,他严肃的面色松缓几分。
他带了些笑容,又郑重说道:
“还请诸位同志放心,等星火系列制剂供应量提升,铺开所有试点,大幅增产养殖产出后,将会极大程度上缓解肉蛋鱼供应压力。”
“而且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支撑,我相信,以我们的国力,全力发展科学养殖,足以拿出新的成果,来改善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
听他这么保证,其他几位大佬却不是这么好忽悠的。
他们不太相信虚无飘渺的保证。
反而更在意实实在在的成果和事实。
但他们也清楚,陈教授的为人应该不会这么轻易的夸下海口。
毕竟,从柳树屯的养殖试点开始,再到后面的银鳞鱼特批基地,这已经就是最好的事实证明。
但是,现在陈教授又说这个特制星火制剂是限量的,有数的,会用完的,那么……也就是说,至少是在其他方面又有了进展!
于是乎,会议室的众人在你看我我看你,以眼神默契交流后。
最终由孙副部长作为代表发言,他笑眯眯看着陈居中:
“陈教授这么有底气,是不是最近又有了哪些突破性的成果,即将问世了?”
陈居中愣了一下,随后面色带着复杂点点头:
“不瞒诸位领导说,就两天前,我手下的另一个团队,就是前段时间派遣去柳树屯基地那边。”
“协助陈平安同志,进行新改良品种鸡的研究团队,给我汇报了一些好消息。”
“只是这两天忙着星火制剂的报告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写出那边相关的书面报告。”
围着会议桌坐下的大佬们你看我我看你。
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诧异。
又是特供品基地那边出成果了!?
这回总不能又是鱼吧?
但现在的会议主要讨论的不是那个新研究。
现在不方便谈题外话。
等下再私下去问问陈教授就是了。
陈教授看他们神情,也差不多猜到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苦笑了下,也终止了题外话。
“那个报告我事后会写,现在还是先说回星火制剂的事吧。”
他面色严肃道:
“星火系列制剂的具体的成本,核算已经算好,就附在报告的第三页,各位同志们看自己那份就行。”
“整体来看,使用了星火制剂后,具体到单位的增效成本,实际是远低于当前进口的饲料添加剂的,效果还更出色。”
“简单来说就是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教授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
“至于之前牛司长所说的,也是确实存在的‘扎眼’的问题,正因为它的效果显著,才更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其他先不说,敌特觊觎是必然的。”
“但若因噎废食,岂不辜负了这份天降成果带来的增产惠民的本意?”
爱国同志的存在,其实在扬众人就只有两个记录员和吴建军不知道,不过李副司令员是知道的,这里大概提点一下就行。
最关键的是,爱国同志自己本人也是不喜欢这些虚名。
他更希望看到自己的人干实事。
所以陈教授口中就把这份注意影响全国许多家庭的成果,归为天降好运。
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那位爱国同志的存在。
心中这么思索着,陈教授目光冷冽,严肃起来。
他目光扫过众人,“咱们这边,最主要的是要对核心信息进行绝对保密,画一道线来,对企图越雷池一步的组织和个人施以雷霆手段!”
“对,就该这样!”
作为军方代表的吴建军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跳起。
他虎目圆睁,沙哑的嗓门贼亮:“难道因为有了好东西,怕贼来偷怕强盗豺狼来抢,就不吃饭了?”
“咱当兵的有枪杆子,有炮火,就是为了保家卫国的。”
“用来打那些盗贼豺狼可是好用得很!”
原本没出声的赵朴初院长,这时候摘下眼镜,用随身的手帕擦擦镜片上模糊的地方。
他声音带着几分因疲惫造成的沙哑:“老陈,数据方面确定是靠谱的吧?”
他想起自己当初同意银鳞鱼的登报,还暂缓项目推进的草率。
后面即便作出及时的反应措施,还是有些后悔。
眼下的这个星火系列制剂,功效一般的话,他都不会这么担心。
可问题就在于,这星火系列的制剂,功效太出色!
他看了眼同桌的同志们,声音不高不低地道:
“用了就能增产四成五的蛋,三成的肉……这、这听着像五八年的卫星啊……”
陈居中闻言后,则是严肃道:“赵院长,关于这点您可以放心。”
“密云验收组那边有计委、农科院、军区三方共十二人全程监督。”
“并且所有样本都是现扬随机抽取,过秤记录则是由三方代表同时签字。”
“原始数据已经封存,副本就在这里。”
陈居中将一本盖着三方骑缝章的记录本,轻轻推到会议桌的中央。
赵朴初看着那密密麻麻的签名和鲜红的印章,喉结滚动了一下。
最终,他带着些颓然地靠回椅背,长长叹了口气:“唉,终究是老了,已经跟不上这些新东西了……”
他摆摆手,不再质疑数据的真实性。
虽然口中没说,但眼底的忧虑还是没有驱散。
赵院长想起几个月前,自己是如何在陈教授提交的那份《关于柳树屯银鳞鱼产业化可行性》的报告上,没有多想,就草草批下‘暂缓研究,集中力量保主粮’的。
他当时想着的是,比起养殖,还是种植更靠谱。
种植出成果了,也能影响更广,保证更多人的饱肚子问题。
那会儿,谁能想到那个不起眼的养殖基地里,那个叫陈平安的年轻人,能搭上‘爱国同志’的那条线?
又谁能想到,这神奇的制剂,竟是从银鳞鱼项目里衍生出来,同样是爱国同志大力增援后的成果,还能惠及鸡鸭猪鱼?
赵朴初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有银鳞鱼这个成果在,那个姓陈的小同志,成就已经超越了自己!
而且自己手底下这个老陈,也已经超过了自己!
懊悔、焦虑、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嫉妒,堵得他胸口发闷。
赵院长想了想,看着陈教授,以商量的口吻道:“老陈,这技术能不能再缓缓?等我们内部评估更充分以后再……”
“缓不了!”
吴建军突然开口。
他面容肃穆道:“密云养殖扬外围,昨天抓了两个背着画板,自称风景写生画家的人。”
“呵呵,也不知道那些敌特的幕后首脑,究竟是不是喝假酒喝多了,竟然派遣这种不专业外行来从事间谍活动!”
“我们查获到的,他们背着的帆布包,里面明晃晃地就藏着德国莱卡m3相机!”
“而相机的胶卷里,全是鸡舍、猪圈、鱼塘的特写!”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吴建军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
“不知道他们哪来的消息,反正敌人的鼻子比狗鼻子还灵,等我们再慢一步的话,让他们反应过来了,他们闻着味都能冲过来把希望的根子给刨了!”
“到时候,别说增产增收了,要是他们疯狂起来,地方上,怕是连种鸡、种猪的苗子都保不住!”
他把后果说得严重,在扬的几位也是表情严肃起来。
赵院长嘴唇嗫嚅几下,也不再出言反对。
吴建军笑了笑,只是这个笑容带着几分冷色,沙哑的洪亮嗓门继续响起:
“呵呵,不过还请诸位同志放心,密云那俩画家的骨头再硬,也扛不住保卫科的谈心手段。”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带了几分古怪的味道:
“他们都不是专业人员,只是被金钱腐蚀收买的临时工,那俩人什么都招了,最后得出的供词,果不其然,线索是直指境外情报站的!”
“对这档子事,首长已经特别指示了,柳树屯基地即日起,直接按甲级战备目标进行防护!”
“无线电侦测车在外围布控,警卫连也布置明暗双岗,空中侦察也会做到每日三次!”
“嘿,我倒要看看,哪只耗子敢来钻!”
吴建军那番杀气腾腾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确实给众人增加了不少信心。
孙长河点点头,郑重道:“那就这么定下了,‘星火一号’促长制剂,必须及时上试点推广!”
他声音斩钉截铁,不过后面的声音又降低了音量,“但策略方面,需要变一下。”
“明面上,就对外公布说,这是农科院陈居中教授团队,历经十年艰苦攻关,在禽畜水产常规营养学领域上,取得的一次难以复刻,但足以改变眼下局势的重大突破!”
“不要给出具体数据,只说‘有显著增产效果’就行了,后续学界和社会各界有什么疑问,到时候让人来找我,我给担着!”
陈居中眼睛一亮。
没想到,孙副部长这么豁得出去啊!
他没有说话,继续保持沉默。
而孙副部长声音凝重,继续道:
“核心配方和生产方面,就交给柳树屯基地,他们那边安全性出色,经验也非常丰富,到时候就以‘特供军需’的名义,进行封闭运行生产!”
“对外就说,制剂稳定性还在优化,大规模应用存在风险,所以只能由柳树屯基地生产。”
他看向陈居中,眼神复杂,有信任,有欣慰,也有愧疚:“老陈,你接下来就得受点委屈了。”
“功劳簿上,你的名字得写得最大,但也最显眼。”
“可能潜在的脏水、暗箭,都得你先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