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举报和治病

只过了几天。

区委某位副书记的办公桌上,就多了一份匿名举报信。

举报信字虽然歪七扭八,但是内容还是勉强能认得出,措辞也是比较激烈的。

主要是针对陈平安这位红星供销社的采购员,上面罗列了他的数条罪状。

如‘利用供销社职务之便,私设养殖扬、搞资本主义倾向、从事投机倒把活动、侵占集体利益、生活上违反艰苦朴素作风,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搞肉吃’等。

这位姓吴的副书记,

最近也是新官上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里正愁找不到‘典型’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眼下,这封举报信在他眼里,可就重视得不得了。

哪怕被举报对象,

只是一个小小采购员。

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嘛!

他立刻召集会议,表明自己十分重视这份举报,需要立即验证举报信中,所言情况是否属实。

等这个小型会议匆匆召开又匆匆结束后,区商业局和税务所组那边,连忙派出专员,组成了一共六人的联合工作调查组。

最后,由这位吴副书记的亲信,一个姓孙的科长带队,直奔红星供销社采购站!

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陈平安在采购站上班的时候。

临时组成的调查组,气势汹汹来到供销社,却没见着陈平安的身影。

最后,只能找上赵站长,出示文件,要求立刻调阅采购员陈平安的所有采购单据和工作记录。

面对来者不善的调查组,赵站长脸色很不好看,他据理力争:

“孙科长,陈平安同志是我们站里的优秀骨干!哪里会做你们说的事情?你们随便扣帽子,这不是欺负人吗?”

“他负责的集体养殖项目,是经过社里批准,向区里报备过的!”

“而且,那个养殖项目,也是成功支援城市副食品供应、服务农村建设的典型!”

“并且,我们优秀骨干陈平安同志所负责的所有账目,我赵开明,采购站站长,完全可以用职责和人格担保!”

“不管是他经手的项目,还是他的为人,都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顿了顿,见对方不为所动,赵站长最后黑着脸道:

“你们这种行为,是严重干扰我们采购站的正常工作!你们最好真的能查出来什么!”

孙科长皮笑肉不笑:

“赵站长,别激动嘛!”

“这不是有群众举报他嘛,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对于举报内容,我们总要调查核实的!”

“至于最后的结果,你口中的优秀骨干陈平安同志,最后是不是典型,那也得查过才知道!”

“陈平安人呢?叫他来配合调查!”

恰在此时,陈平安推门而入。

他刚去邮局取了个包裹回来。

这时候见到屋里多了一堆人,那张俊朗的脸上,却是神色平静。

仿佛对此早有预料。

“我就是陈平安。孙科长,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他声音沉稳,目光直视孙科长,没有丝毫慌乱。

孙科长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咳嗽一声,板着脸:

“陈平安同志,我们接到群众实名举报,怀疑你在负责养殖试点期间,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现在请你配合我们调查!”

匿名举报被他说成实名举报,自然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辞更有信服力,也更能诈唬陈平安。

“实名举报?” 陈平安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那请问举报人是谁?敢不敢站出来当面对质?至于调查,我身正不怕影子斜,随时配合。”

“不过……” 他话锋一转,“养殖项目是集体项目,所有收支由柳树屯生产队和南苑公社红星大队分别记账,统一核算。”

“我作为技术顾问只负责技术指导和部分供销渠道联络,并不直接经手钱款。孙科长要查账,是不是该先去生产队和大队?”

一席话滴水不漏,把责任撇得清清楚楚。

孙科长碰了个软钉子,脸色有些难看:

“哼!生产队我们自然会去!但现在,请你交代个人生活问题!举报信上说你生活腐化,顿顿大鱼大肉!你一个普通采购员,哪来的钱?是不是贪污受贿所得?”

“顿顿大鱼大肉?” 陈平安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孙科长,举报人怕不是得了妄想症?”

“我父母双亡,弟弟年幼,家里就靠我一份工资。”

“供销社采购员,一个月三十三块工资,加上每月定量的 24 斤粮票、一斤油票,哪来的顿顿大鱼大肉?”

“至于偶尔改善伙食……” 他指了指桌上的包裹,“那是我小姨夫,区派出所张副所长看我弟弟瘦弱,省下他们家的肉票粮票接济我们的!”

“除此之外,还有院里邻居、其他公社的同志们,匀给我的一些口粮。”

“怎么,亲戚、邻居、同志们之间正常往来,也犯法了?要不要把张副所长也叫来问问?”

张副所长四个字一出,孙科长和他带来的几个人脸色都变了变。

他们知道张建军的分量。

这个副字很快就要去掉了。

那位话语权已经越来越大,是个实权人物。

虽然不是顶级大人物,但收拾他们也是足够。

陈平安趁热打铁,从怀里拿出一个油纸包。

打开,里面是几张盖着红章的证明文件和一份详细的汇报材料,他道:

“这是我整理的养殖试点工作汇报,以及柳树屯耿书记、南苑老周主任签字的项目进展和财务收支说明副本。”

“所有流程合法合规,效益显著,多次得到赵站长和区里郑副区长‘关注指导’的肯定!”

“孙科长若还有疑问,不妨仔细看看?或者,我们一起去郑副区长办公室汇报工作?”

郑副区长!

孙科长额头开始冒汗。

他没想到陈平安准备如此充分,背景也这么硬!

他接过材料,匆匆翻看,里面数据详实,条理清晰,尤其是提到郑副区长的关注,更是让他骑虎难下。

“咳咳… 这个… 材料我们会仔细研究…” 孙科长语气软了下来,“不过,生活作风方面……”

就在这时,采购站的门被猛地推开!

傻柱扶着一位面色苍白、捂着心口、几乎喘不上气的老太太闯了进来。

后面跟着急得直跺脚的公社管委会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