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的阳光 作品

第03章 岗位风波,肉香引豺狼

也就是陈平安以后上班的单位。

离南锣鼓巷,也是不算太远。

陈平安推出屋里父亲留下的二八自行车,来到街道上,溜几步跨了上去。

说实话,这种年代感很足的二八大杠,还真的有点不好骑,不过好在,修仙者的协调本领非常强。

陈平安骑着车,凭着昨天的记忆,顺利找到了地方。

守门的在看到陈平安虽然是生面孔,但一身站里的制服,又看了他的介绍信,工作证以后,才想起来这人前天来报道过,昨天就赶上好时候从临时工转正。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才来上班,虽然想不通,不过这不是他一个看门的该管的,就将他放了进去。

陈平安熟门熟路地往里走。

在站长办公室里面,成功见到了站长。

采购站的站长姓赵,是个四十多岁、国字脸发福,面相严肃,不苟言笑的中年人。

他对于陈平安的到来并不意外。

并且,他显然提前知道了陈平安家里的情况,看到陈平安虽然面色有些苍白,但眼神清明、举止沉稳。

而且那一身工装也板板正正,精神利落,赵站长那张严肃的,发福的国字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缓和。

“小陈同志,你母亲的事,我听说了,她是位好同志,请节哀……”赵站长叹了口气,随后起身,动作温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后,继续用温和的语气道:

“工作证你应该带了吧?昨天我临时有事,就请街道办的王干事帮忙通知你的。”

“昨天他正好顺路,我就请他通知你转正的消息了,嗯,转正的手续今天办。”

陈平安点点头,从帆布挎包里取出证件。

赵站长翻看他的证件,然后给他登记手续,同时,还不忘语重心长道:

“采购员这活,确实辛苦,责任也重,毕竟为人民服务嘛!不仅要腿勤、嘴勤,还要眼明心亮!”

“咱们这个采购站,是负责附近几个胡同的日常物资采购和调配。”

“咱们做采购员的,既要保证物资供应,花销方面也要精打细算。”

“这些流程,你熟悉了吗?”

“报告站长,基本流程昨天王干事跟我简单说了。”

“虽然我做临时工只做了一天,上岗时间不长,但具体工作方面,我一定尽快熟悉,我会努力向老同志学习,做到最好!”

陈平安正色回答,他认真对视赵站长投来的视线,毫不露怯。

赵站长看着他,最后点点头,哈哈笑道:“嗯,小陈同志态度不错。”

“这样,你今天刚来,家里又有特殊情况,咱们站人情味还是比较浓的,就不安排你跑外勤了。”

“今天你就先跟着老李,熟悉一下库房管理、单据登记等流程,顺便也学习一下,具体的采购计划,是怎么制定。”

“至于正式工的工资这方面……”

他顿了顿,摸了摸下巴,“本来按规矩是月底结算,但你情况特殊,就给你破例一回。”

“我在你来之前,就跟会计打好招呼了,可以先预支你半个月工资,十六块五,你先拿去应应急。”

说着,他拉开抽屉,数出一张崭新的大团结(10元)、炼钢(5元)、拖拉机(一元)和纺织(五角)推过来。

预支工资!十六块五毛!

陈平安看到一脸平淡好像只做了微不足道小事的赵站长,心中满是感动。

他在来之前并没有想到,赵站长会是这样有人情味的好领导。

这十六块五,放在后世可能就一杯奶茶的钱。

可在这个年代,一个普通工人一月也就三四十块。

是相当大的一笔现金了。

毕竟,这些年的贫困户标准线,才人均月花销五块钱。

红星供销社的正式采购员,也叫一级采购员。

陈平安之前打听过的,职称评级第五等,月工资33元。

赵站长拿出来的,正好是自己的半个月工资。

陈平安心中感动,这赵站长看着严肃,不苟言笑,心地却不错。

他郑重地双手接过钱:“谢谢站长!我一定好好干!”

“去吧,找老李去,有什么不懂的,你问他就行,不要憋在心里,他都会告诉你。”

赵站长摆摆手,随后想起什么似的,补充了句:“他在二号库房,那个方向。”

根据赵站长的指点,陈平安来到了二号库房,找到了正在忙碌,清点物资的采购员老李。

老李是二级采购员。

是个面容黝黑,面相老实,话不多,但做事也很实在的中年汉子。

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明,阐明来意之后,老李就开始给陈平安讲解。

他这一天,

基本就是和赵站长安排的一样。

就是跟着这位老采购员老李来回跑,熟悉库房路线、登记单据。

还去了解了各种物资的采购渠道,参与了采购计划制定。

总的来说,工作内容枯燥而繁杂。

但又每一项都必须得尽心尽责,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时间过得飞快。

陈平安强大的神识让他学东西极快,现在基本称得上一句过目不忘。

在这种好记性的加持下,他很快就摸清了门道,上手起来,做得也是又快又好。

连一向不会拍马屁的老李,看他的做事效率和成果,都忍不住夸他脑子灵光。

因为陈平安干活麻利,今天的活也不多,赵站长特意让他提前下班。

或许是看他年龄小,身体看着非常羸弱,赵站长又额外叮嘱他保重身体,工作可以慢慢来。

不得不说,有这么一个领导在,工作的时候确实会非常舒适。

陈平安走出采购站,揣着预支的工资,心里踏实了不少。

就在他谢过赵站长,准备回家的时候。

红星轧钢厂那边的一个徐姓干事,也专门来到采购站,找到了他。

说是现在带他去轧钢厂。

处理母亲的相关事宜。

这人记忆中确实有印象,不是骗子。

于是,陈平安又往轧钢厂跑了一趟。

等他忙完,回到四合院,已是傍晚。

夕阳无限好,晚霞异常灿烂,连带着让人的心情都愉悦几分。

陈平安刚进前院,就碰上了下班回来的何雨柱。

也就是大名何雨柱,院里人都叫他外号的那位傻柱。

傻柱背着手,手上提着仿佛是他本体的网兜兜住的几个铝制饭盒,以及一个油纸包。

他看到陈平安穿着新工装,愣了一下。

随即脸上露出点憨厚的同情,笑着打趣:“哟,平安,这帅气的样子,有你柱子哥我年轻时候的风采了!”

不等陈平安回话,他嘴里就跟说单口相声似的,噼里啪啦冒出一连京味儿十足的串自问自答的话来:

“你今儿个穿上正式工装了,是转正了?嗐,很精神呐!是供销社采购员吧?行啊你小子儿!比你柱子哥我当年强!刚上班累不?”

“柱子哥。”陈平安点点头,有些汗颜。

傻柱你话未免太密了吧?

当然,心中吐槽自然不能说出来,他面上态度不卑不亢。

陈平安也知道,这厨子来套近乎,拉家常,主要是看自己可怜,生怕刺激到自己那颗敏感的心。

十八年的相处,陈平安知道,傻柱虽然嘴臭,容易犯浑,爱动手,打饭给人颠勺,寻常哪家人惹上了他,绝对是非常头疼的。

但就对他家而言,傻柱,绝对算得上院里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陈平安以前还没觉醒宿慧的时候,就朴素地认为,时不时就帮自己家的傻柱是好人,他还偶尔接济其他困难户。

现在他觉醒宿慧,自然也知道,好坏人一说,是根据利益划分的,都是相对的。

对傻柱不想帮甚至看不顺眼的人,他绝对属于恶的级别,还不算小恶。

但陈家人是少量例外中的一个。

他家以前没少得到过傻柱的接济。

好人的定义,不是看他嘴里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不然,满嘴仁义道德的一大爷和三大爷,评好人的时候,绝对是院里最能当表面好人的两个。

陈平安微微一笑,声音平静地点点头,“总的说还行吧,谢谢柱子哥关心,站里领导好,给了我照顾,今天头回上班,先熟悉熟悉流程。”

傻柱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兄弟,你家里的事……唉,节哀。你柱子哥也只是个粗人,嘴笨不会言语,不知道该咋说。反正,你以后,有啥难处,跟哥言语一声。说别的帮不上,但要说弄点厂里食堂的剩菜剩饭……哥还有点门道。”

说着,他犹豫了一下,从网兜里拿出一个最大的油纸包,不由分说塞到陈平安手里,“拿着!几个二合面的白面馒头,还有一点剩肉,还热乎。给…给你和小凡垫吧垫吧。甭推辞哈!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脸上带着点不自然的局促,似乎习惯了嘴臭,不太习惯表达这种说出来的直白善意,塞完东西,摆摆手就快步往后院走了。

总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挂嘴边,你把雨水姐当啥了?

陈平安看着手里的油纸包,没有说出心中吐槽。

只是默默感受着掌心的油纸温热,心中也微暖。

这傻柱,虽然嘴臭脾气也倔,不禁夸,容易被戴高帽,老被易中海当枪使,但本性确实是善良的,看见邻里有难处,能搭把手的就会搭把手。

陈平安也没想到,他手里拎着的这个,以后也基本是,被秦淮如一家包圆了的饭盒,现在还能有自己家的一份。

他默默记下这份情。

回到后罩房时,陈小凡已经放学回来,正在写作业。

他看到哥哥,立刻开心地跑过来。

陈平安把油纸包递给他:“柱子哥给的,里面有白面馒头,先吃一个垫垫肚子吧。”

他挽起袖子,开始洗手做饭。

棒子面糊糊是主食。

然后,他从空间里拿出那块油纸包的牛肉。

这是他特意选取的,只有小孩巴掌大一块。

量确实少了点,只有几两的样子。

但对于常年不见荤腥的兄弟俩来说,已是天大的奢侈。

他的刀工非常不错,肉片切得很薄。

然后又从空间里拿了些必备调料,切了半个卷叶甘蓝,也就是俗称的包菜,白菜,做了个白菜炒肉片。

又用富强粉掺在标准粉里,加灵泉水揉成面团,做成了几个比之以往更白更软和的饼子。

或许是食材质量实在太好,当锅盖掀开,那混合着肉香、酱香和白面香气的味道,如同长了翅膀,瞬间飘散出去!

这个点,也差不多正好是其他住户的用饭点。

中院贾家。

贾张氏正就着咸菜啃窝头,鼻子猛地一抽,三角眼立刻瞪圆了:“什么味儿?谁家炒肉?!这么香!”

她腾地站起来,扒着窗户使劲嗅,很快就确认了香味来源,目光死死盯向后罩房方向。

“天杀的!肯定是陈家那小兔崽子!太奢侈了!这刚死了娘,就敢吃上肉了?他哪来的钱?哪来的肉票?莫不是偷的?不行!得去看看!”

她嘟嘟囔囔地说着就要往外冲。

“奶奶,我想吃肉!”贾梗狂嗅鼻子,嚷嚷着,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