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做卤肉(第2页)
又过了十几秒,红褐色糖浆开始冒泡,颜色也变成了米黄色。
这个世界还没有白糖,更别说炖肉炒糖色,围观的穆家众人看到这一幕,惊讶的发出一阵赞叹,感觉陈锋就是一个魔术师一般。
陈锋用木铲不停的搅拌着,米黄色的糖浆几个呼吸之间变成了枣红色。
“满屯,加水!”
拎着木桶的穆满屯早就等候多时,听见陈锋一声令下,立刻将小半桶温水缓慢的倒进了陶罐里。
陶罐不是铁锅,烧热后加凉水很容易炸裂,所以陈锋提前让他们烧的温水,倒的时候也过不能一股脑倒进去。
伴随着刺啦刺啦的声音,糖色和水融合,一大锅红彤彤的汤汁就做好了。
陈锋又加入卤肉专用的调料,然后开始调配下一锅汤汁。
后面穆满仓则端来大盆,将三十多斤肉加进去,肉被汤汁全部淹没,盖上盖子加柴大火炖煮。
等大火烧开后,便撤掉大部分柴火,用小火慢慢熬煮。
十三口陶罐全都炖上了肉,锅底在火苗的舔舐下,咕嘟咕嘟冒着滚烫的蒸汽,穆家庭院上空,弥漫着一股浓郁诱人的香气。
穆满屯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闭上眼,整个人都陶醉了。
其他人也嗅着空气中带着一丝炒糖色的香甜气息,喉结忍不住滚动,口水分泌不停吞咽着。
煮了一个小时又焖了半个小时,陈锋掀开一口陶罐的盖子,用筷子在肉上戳了戳,只是稍稍用力,筷子就捅了进去。
“峰哥,怎么样?熟了没?”
穆满屯擦着口水凑到近前,眼睛直勾勾看着陶罐里红彤彤的卤肉。
陈锋瞥了他一眼,不由微微一笑:“可以了,把盆端过来,出锅!”
穆满屯大喜,立刻端来大木盆,穆满仓则拎着漏勺过来,将陶罐里的肉全部捞到大木盆里。
捞完肉之后,陶罐里的汤就成了老汤,直接将焯水的肉倒里面,加点热水和盐就可以了。
刘寡妇和穆家的女眷继续烧火炖肉,陈锋则带领其余男人分装卤肉。
陈锋买的三百个陶罐已经清洗干净并晾干,三个人称重,三个人装罐,三个人封装。
这应该是沧澜县,乃至整个大康王朝第一次出现流水线作业,大家各司其职,从开始的生疏到后来动作麻利,四百斤卤肉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部封装完毕。
三百个陶罐全都用完了,后面的卤肉只能在汤里先泡着。
肉卤出来之后不容易坏,陈锋又在汤里加了山梨酸钾,放个十天半月也不会坏掉。
但是不封装容易跑味道,陈锋决定现在就把这三百罐卤肉给吴有道送去,顺带去陶器厂再买几百个罐子。
时间临近中午,陈锋饭也没顾得上吃,将三百罐卤肉装上马车,挥舞鞭子驱赶着枣红马直奔沧澜县。
山路颠簸,为了不颠碎陶罐,马车走的很慢。
不过上了官道之后,枣红马的脚力就体现出来了。
上次跟穆满仓赶着驴车用了将近四个小时才到沧澜县,枣红马只用了三个小时。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悦来客栈里没有客人,店小二拿着麻布擦桌子收拾大堂,吴有道则站在柜台后扒拉着算盘子。
两页的账目合算了三遍,最后吴有道长长叹了口气。
今天的客人又少了五分之一,这样下去,店里伙计加上厨师都得喝西北风。
这两年风不调雨不顺,大康王朝各地接连受灾,青云州下辖各县虽然没遭灾,可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富人尚且舍不得大手大脚,穷人更是勒紧了裤腰带。
要是老天爷再不开开眼,不出半年自己就得把悦来客栈兑出去,收拾铺盖卷回老家了。
就在吴有道长吁短叹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马匹的嘶鸣声。
吴有道抬起眼皮,就看到门外一匹高头大马。
这匹马真是漂亮,皮毛枣红油亮,在阳光下闪烁着犹如锦缎一般的光泽。
“这是……陈小哥的马!”
吴有道急忙侧了侧身,就看到被门框挡着的后面,是一辆大板车,车上端坐一个青年,正是陈锋!
陈锋从马车上跳下来,缰绳拴在门口的木桩上,拎着马鞭跨步上了台阶。
“吴掌柜!”
吴有道连忙从柜台后绕出来,脸上带着笑意拱手上前。
“陈小兄弟,你终于来了,是不是给我带来了好消息?”
陈锋爽朗一笑:“吴掌柜料事如神,我给你带来了三百罐卤肉,现在就在车上!”
吴有道大喜,一把抓住陈锋的手腕。
“陈小兄弟,快带我去看看!”
陈锋转身往外走,吴有道紧跟其后。
“吴掌柜,东西就在这里!”
出了门口,陈锋一指车上码放整齐的陶罐。
吴掌柜神情激动,连忙下台阶来到马车近前,伸出颤抖的手捧起一个陶罐。
“啪嗒!”
吴掌柜一把掀开封口,霎时间一股勾人馋虫的肉香迎面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