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赵政委的深思
一室寂静,只剩下几块屏幕散发着幽幽的微光,映照在两个人的脸上。
赵刚拿起桌上一壶凉水,给凌天面前的搪瓷缸子倒满,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水的温度,和舱内的空气一样,冰冷。
他没有坐下,端着水杯,在狭小的空间里踱了两步,似乎在组织语言。
最后,他停在凌天面前,目光锐利如刀,直刺人心。
“凌天同志。”
赵刚的声音很平,却带着一股钻研问题的学者气息。
“万家镇的胜利,我看到了。很震撼,但我看到的,不只是那些武器。”
他将搪瓷缸子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你们强大的不只是武器,而是一整套我们无法想象的体系,对吗?”
凌天抬起头,迎上赵刚的目光。
他心里涌起一股佩服。
李云龙看到的是力量,是战术,是“神仙手段”。
而赵刚,透过这一切,看到了背后支撑着力量的骨架——组织与制度。
不愧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不愧是这个年代最顶尖的知识分子。
凌天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赵政委,你说的对。”
他斟酌着用词,试图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去描述那个遥远的未来。
“打仗,打的不仅仅是枪炮,更是后勤,是组织,是人心。”
“你们的后勤……能做到什么地步?”赵刚立刻追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战士,在每次战斗前,都能吃上一口热饭。”凌天答道。
赵刚的身体僵了一下。
一句简单的话,对他造成的冲击,不亚于看到万家镇的无声潜入。
热饭。
对独立团,对八路军,对这片土地上所有正在抵抗的军队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奢侈的词。
他们还在为下一顿的黑豆、糠麸发愁,战士们常年饿着肚子打仗。
而对方,已经将“战前一口热饭”作为了基础标准。
“每一个……战士?”赵刚的声音有些干涩。
“每一个。”凌天肯定地回答,“从将军到士兵,标准统一。伤员会得到最优先的救治,我们有专门的医疗队,药品……比你们见过的盘尼西林效果更好,也更充足。”
“阵亡的烈士,我们会用尽一切办法,将他们的遗骸带回家乡。每一个名字,都会被铭刻下来,被后人记住。”
赵刚沉默了。
他靠在冰冷的舱壁上,感觉手里的搪瓷缸子有千斤重。
他这个政委,每天都在做什么?
做思想工作,告诉战士们为何而战,告诉他们牺牲的意义。
他一遍遍地讲,我们的牺牲是为了子孙后代不用再过我们这样的苦日子。
可他心里清楚,很多战士的名字,牺牲了,就随着尘土一起消失了。
连一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更别提送回家乡。
而凌天口中的那支军队,已经将他理想中、理论中、奋斗目标中最完美的状态,变成了日常的准则。
那是一种怎样的军队?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信仰坚定。
赵刚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他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政治工作,在对方那种强大的体系保障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你们的战士……为什么而战?”
他问出了一个政委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保卫他们的家乡,为了守护他们的亲人。”凌天回答,“也为了守护他们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
“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赵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对。”
这个字,像一记重锤,砸在赵刚的心上。
他们还在为人民能“活下去”而奋斗,而对方的战士,已经在为“保卫幸福”而战了。
这中间的差距,隔着一个时代。
赵刚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不能再问军队了。
他要问根源。
“凌天同志,你们那里……是什么样的?”
他的问题开始转向更广阔的领域。
“人民的生活,还好吗?”
“孩子们……都能上学吗?”
“还有人……会饿肚子吗?”
他一连串地发问,每一个问题,都承载着他毕生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