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当管理,你们也配?
孟少宁用铲子轻轻一刮,雪白的糖霜簌簌落下。
“白糖!真是白糖!”老孙头激动得胡子直颤。
众人一拥而上,你一把我一把地摸着白糖,跟见了金砂似的。
孟少宁掰了块糖塞妹妹嘴里:“甜不?”
孟春桃眯着眼直点头:“甜!比供销社的还甜!”
赵有田捧着白糖直哆嗦:“少宁啊,咱屯儿要发了!”
当天下午,第一锅五十斤白糖装袋完毕。
孟少宁拎着样品直奔供销社。
售货员一验货,眼都直了:“这纯度...得上等品!”
收购价直接给到九毛五一斤。
回屯儿的路上,孟少宁自行车蹬得飞快。
远远就看见晒谷场围满了人。
“成了!卖上了!”他扬着票据大喊。
人群顿时炸了锅。
“老天爷!真挣钱了?”
“俺家甜菜没白种!”
“少宁真能耐!”
孟少宁跳下车,当场宣布:“按劳分配!今天出工的,每人先发半斤糖!”
欢呼声差点掀翻晒谷场。
刘秋菊边分糖边抹眼泪:“我儿有出息了...”
孟春桃兜里塞满糖块,逢人就发:“我哥熬的!可甜了!”
当晚,屯里家家户户飘着甜香味。
老孙头泡了杯糖水,美滋滋咂摸:“比过年还舒坦!”
屯儿里的乡亲们都凑到孟家院外,探头探脑地问:“少宁啊...明天还要人不?”
孟少宁啃着糖块乐:“要!多多益善!”
夜深了,孟少宁蹲在灶台前熬第二锅糖。
灵泉水悄悄掺进糖浆里,泛起晶莹的光。
他舀了勺尝了尝,甜得眯起眼。
这日子,有奔头!
第二天一早,孟少宁就蹬着自行车往公社送糖。
车后座绑着两个大麻袋,足足一百斤白糖。
张社长正在开会,看见孟少宁扛着麻袋进来,眼镜都滑到鼻尖上了:“这么快就出糖了?”
“您尝尝!”孟少宁解开麻袋,抓了把雪白的糖递过去。
张社长沾了点放嘴里,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好家伙!比供销社的还甜!”
会议室里其他干部也围上来,这个抓一把,那个尝一勺,啧啧称奇。
“小孟啊,这糖...”张社长搓着手:“公社也得留点...”
“早准备好了!”孟少宁了然,拍拍麻袋:“这一百斤是孝敬公社的!”
干部们乐得合不拢嘴。
张社长当场批条子:“去仓库领两袋化肥!再拿二十尺布票!”
孟少宁心里乐开花,面上还装淡定:“为人民服务!”
从公社出来,他又直奔县武装部。
站岗的小战士一看他扛着麻袋,枪都端起来了:“干啥的?”
“送拥军物资!”孟少宁扯着嗓子喊:“咱屯儿自产的白糖!”
政委闻声出来,一尝白糖就拍大腿:“好小子!这糖够劲!”
当场批了五十发子弹,外加两双军用胶鞋。
“以后每月送一百斤来!”政委握着他的手不放:“按军用特供价收!”
搭上部队,这白糖可就不愁销路了。
在制作白糖的时候,孟少宁就已经想好了。
眼下,只怕屯儿里的眼红鬼又要来了。
他当时可看得清清楚楚,孟富贵那瘪犊子,到处劝人别来糖厂干活。
说是白打工,肯定没钱拿。
等回去,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发钱。
好好眼红眼红那瘪犊子。
孟少宁蹬着自行车回到屯儿里,车把上挂着部队给的军用胶鞋,后座还绑着两个空麻袋。
他刚进村口,就看见李大牛蹲在树下等他。
“哥!你可算回来了!”李大牛蹦起来,眼睛直勾勾盯着他车上的东西。
“咱们白糖卖出去了吗?”
制作是制作出来了,但屯儿里乡亲们最担心的,就是这白糖卖不出去。
毕竟年年闹饥荒,谁家手上有这么多钱去买?
要是拉到省城去,光是路费,都不知道要花多少。
而且半路还要担心有人会来抢。
毕竟这玩意算是奢侈品。
卖不出去,大家伙这些天可就白干了。
就今天孟少宁出去卖货,他家里都快被乡亲们给踩烂了,个个都是在问啥时候发工钱。
要是没种地挣钱的话,只怕是要引起民愤的。
“妥了!”孟少宁拍拍后座:“以后咱们的白糖,部队包圆儿!”
李大牛乐得直搓手:“那感情好!”
孟少宁从兜里掏出个铁皮喇叭,往树下一站,清了清嗓子就喊:“糖厂的!都来晒谷场领工钱!”
这一嗓子,半个屯儿都听见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乡亲们纷纷抬头,扔下锄头就往晒谷场跑。
张丽华正带着几个女知青在田埂上歇脚,听见喇叭声,嗤笑一声:“哟,这么快就发钱了?怕不是装模作样吧?”
她的小跟班王翠花也跟着撇嘴:“就是,才干了几天活,能发几个钱?”
张丽华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走,咱们也去看看,看他孟少宁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几个女知青嘻嘻哈哈地跟着往晒谷场走,一路上阴阳怪气。
“哎哟,这糖厂可真是了不得啊,几天就能发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