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洲 作品
第264章 赴京
再晚怕又下大雪,路不好走,万一火车停运,可能就去不了了。
从永安到京市,坐火车需要二十一小时左右,栾和平订了卧铺。
车票这些都是栾和平安排的,林玉琲没怎么操心,走之前去师傅家吃饭,他问起车票,叮嘱栾和平这次别抠门,能定软卧就订软卧,说要是不好安排,他让小徐去买票。
栾和平回说已经订好了票,让师傅别操心。
之前室友们买车票回家的时候,林玉琲听她们提起过,说火车票不好买,尤其是过年期间。
她们说的是坐票和站票——这年头站票跟后世也不太一样,是真的会比坐票便宜,但也没有座位,全程都得站回去。
而卧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的,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卧铺,只有干部才能买。
卧铺又分硬卧和软卧,软卧要十三级以上的高级干部才能买票乘坐。
栾和平是副处级,行政级别十一级,符合乘坐标准,像林玉琲这种干部家属,同行也可以买票。
票价当然高昂,但将近一天一夜的旅途时间,能舒服一点儿,林玉琲愿意花这个钱,反正她也不缺钱,积蓄越用越多。
他们出发那天,天公不作美,先是刮风,又飘起了雪花。
徐健开车送他们去车站——本来该是何耀兴送,他不会开车,被他叔叔婶婶连夜送进汽车班进修去了。
行李倒没有拿太多,只有两个大包,太大件不好带的,都寄走了。
林玉琲跟栾和平穿着新做的防风派克服,里层是厚厚的毛,帽子里也续了一层长毛皮子,戴上帽子再扣上扣子,半张脸都能遮住,十分保暖。
要是帽檐再拉低一些,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就是有点儿不好看路。
不过没关系,林玉琲牵着栾和平的手,紧跟着他闷头往前走,就算撞着人,也是撞在栾和平身上。
火车站还是跟上次来时一样,人挤人,甚至比夏天那会儿人更多,毕竟快过年了,大家都想回家过年。
因为运力紧张,春运期间,铁路部门甚至会调用货运车载客,票价也相对便宜。
好在冬天不如夏天闷热,冷风呼呼,带走了闷挤的汗气,空气没夏天那么污浊。
卧铺车厢这边的人相对较少,林玉琲被栾和平半圈着送上车,没被人挤到。
穿过硬卧车厢——林玉琲路过时观察了一下,硬卧是开放式的隔间,一节硬卧车厢有九个敞开式的隔间,每间包含两组相对的卧铺,都是三层的。
隔间没有门,外面有个细窄的走道,也算卧铺客人的活动空间。
林玉琲就是从走道上穿过,到软卧车厢去。
软卧车厢条件就好多了,有门,是单独的包厢,一个包厢里也是两组相对的卧铺。
不过软卧车厢的卧铺是上下铺,比硬卧的上中下铺少一层,每层的空间高度更宽裕,自然也更舒适。
另外,硬卧车厢的乘客需要额外购买“卧具票”,其实是租用被褥的钱,一般是几毛钱。
软卧车厢则无需额外支付这个费用,软卧有寝具。
林玉琲跟着栾和平,找到他们的卧铺车厢,里面已经有人了,是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男孩原本坐在属于林玉琲他们的下铺,看见有人进来,孩子妈妈立刻把孩子叫起来,又上前把床单扯平。
这会儿不是睡觉时间,一家四口都在下铺坐着,有点儿挤。
男人冲栾和平点了点头,女人冲林玉琲笑了一下,栾和平跟林玉琲也回以同样的招呼。
他们也没急着上床,栾和平先打开包裹,掏出两张单人床床单铺上。
这是林玉琲学校用的床单,比较窄,正好适合卧铺用,用完了拿回去洗洗。
床铺好了,栾和平问林玉琲:“要上去吗?”
他们早就说好了,林玉琲睡上铺,栾和平睡下面。
以他的警醒程度,林玉琲可以安然入睡。
她仰头看了眼床铺,在学校她也睡上铺,但火车的卧铺,哪怕是软卧,也比较窄,床梯也不好上,因为空间紧凑,比她学校的床梯还难爬。
“这梯子不好上。”林玉琲试着比划了一下,思考怎么爬上去,不用撅着屁股往床铺上钻。
话音刚落,她腰上一紧,已经被抱举起来。
“五哥——”她倒没害怕,只是惊了一下,下意识抓住栾和平手腕。
“别怕,不会摔。”
栾和平说着,已经把妻子举放到上铺。
林玉琲坐在上铺,小腿垂在床铺外,还有点儿没反应过来,眨了眨眼睛,看着栾和平。
栾和平伸手给她脱鞋子,林玉琲连忙躲开:“我、我现在不睡觉,你抱我下来,我要坐下面。”
她就是比划一下,想想怎么爬上去,谁知道他直接给她送上来了。
上铺空间比较低矮,不睡没必要在上头待着。
栾和平二话不说,伸手把妻子再抱下来,放到地上,确认他站稳,才松开手。
“哇——”
对面的小男孩发出羡慕的声音:“叔叔,你力气好大呀!”
“爸爸力气也大。”小女孩不服气地说:“哥哥,长……长人志气……”
后面半句不记得了,吭吭哧哧半天没接上,急得眼圈都红了。
她哥压根儿不接她话茬,毫不客气地说:“爸爸没有叔叔力气大!”
“有!”小女孩儿坚决为爸爸摇旗呐喊,“我爸爸力气最————最大!”
对面的夫妻俩朝着栾和平尴尬地笑了笑,男人看着女儿的眼神,满是欣慰。
男孩儿站起来,双手叉腰,大声道:“你让爸爸跟叔叔比比!叔叔能把姐姐举起来!让爸爸也把妈妈举起来放到上面!”
从永安到京市,坐火车需要二十一小时左右,栾和平订了卧铺。
车票这些都是栾和平安排的,林玉琲没怎么操心,走之前去师傅家吃饭,他问起车票,叮嘱栾和平这次别抠门,能定软卧就订软卧,说要是不好安排,他让小徐去买票。
栾和平回说已经订好了票,让师傅别操心。
之前室友们买车票回家的时候,林玉琲听她们提起过,说火车票不好买,尤其是过年期间。
她们说的是坐票和站票——这年头站票跟后世也不太一样,是真的会比坐票便宜,但也没有座位,全程都得站回去。
而卧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的,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卧铺,只有干部才能买。
卧铺又分硬卧和软卧,软卧要十三级以上的高级干部才能买票乘坐。
栾和平是副处级,行政级别十一级,符合乘坐标准,像林玉琲这种干部家属,同行也可以买票。
票价当然高昂,但将近一天一夜的旅途时间,能舒服一点儿,林玉琲愿意花这个钱,反正她也不缺钱,积蓄越用越多。
他们出发那天,天公不作美,先是刮风,又飘起了雪花。
徐健开车送他们去车站——本来该是何耀兴送,他不会开车,被他叔叔婶婶连夜送进汽车班进修去了。
行李倒没有拿太多,只有两个大包,太大件不好带的,都寄走了。
林玉琲跟栾和平穿着新做的防风派克服,里层是厚厚的毛,帽子里也续了一层长毛皮子,戴上帽子再扣上扣子,半张脸都能遮住,十分保暖。
要是帽檐再拉低一些,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就是有点儿不好看路。
不过没关系,林玉琲牵着栾和平的手,紧跟着他闷头往前走,就算撞着人,也是撞在栾和平身上。
火车站还是跟上次来时一样,人挤人,甚至比夏天那会儿人更多,毕竟快过年了,大家都想回家过年。
因为运力紧张,春运期间,铁路部门甚至会调用货运车载客,票价也相对便宜。
好在冬天不如夏天闷热,冷风呼呼,带走了闷挤的汗气,空气没夏天那么污浊。
卧铺车厢这边的人相对较少,林玉琲被栾和平半圈着送上车,没被人挤到。
穿过硬卧车厢——林玉琲路过时观察了一下,硬卧是开放式的隔间,一节硬卧车厢有九个敞开式的隔间,每间包含两组相对的卧铺,都是三层的。
隔间没有门,外面有个细窄的走道,也算卧铺客人的活动空间。
林玉琲就是从走道上穿过,到软卧车厢去。
软卧车厢条件就好多了,有门,是单独的包厢,一个包厢里也是两组相对的卧铺。
不过软卧车厢的卧铺是上下铺,比硬卧的上中下铺少一层,每层的空间高度更宽裕,自然也更舒适。
另外,硬卧车厢的乘客需要额外购买“卧具票”,其实是租用被褥的钱,一般是几毛钱。
软卧车厢则无需额外支付这个费用,软卧有寝具。
林玉琲跟着栾和平,找到他们的卧铺车厢,里面已经有人了,是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男孩原本坐在属于林玉琲他们的下铺,看见有人进来,孩子妈妈立刻把孩子叫起来,又上前把床单扯平。
这会儿不是睡觉时间,一家四口都在下铺坐着,有点儿挤。
男人冲栾和平点了点头,女人冲林玉琲笑了一下,栾和平跟林玉琲也回以同样的招呼。
他们也没急着上床,栾和平先打开包裹,掏出两张单人床床单铺上。
这是林玉琲学校用的床单,比较窄,正好适合卧铺用,用完了拿回去洗洗。
床铺好了,栾和平问林玉琲:“要上去吗?”
他们早就说好了,林玉琲睡上铺,栾和平睡下面。
以他的警醒程度,林玉琲可以安然入睡。
她仰头看了眼床铺,在学校她也睡上铺,但火车的卧铺,哪怕是软卧,也比较窄,床梯也不好上,因为空间紧凑,比她学校的床梯还难爬。
“这梯子不好上。”林玉琲试着比划了一下,思考怎么爬上去,不用撅着屁股往床铺上钻。
话音刚落,她腰上一紧,已经被抱举起来。
“五哥——”她倒没害怕,只是惊了一下,下意识抓住栾和平手腕。
“别怕,不会摔。”
栾和平说着,已经把妻子举放到上铺。
林玉琲坐在上铺,小腿垂在床铺外,还有点儿没反应过来,眨了眨眼睛,看着栾和平。
栾和平伸手给她脱鞋子,林玉琲连忙躲开:“我、我现在不睡觉,你抱我下来,我要坐下面。”
她就是比划一下,想想怎么爬上去,谁知道他直接给她送上来了。
上铺空间比较低矮,不睡没必要在上头待着。
栾和平二话不说,伸手把妻子再抱下来,放到地上,确认他站稳,才松开手。
“哇——”
对面的小男孩发出羡慕的声音:“叔叔,你力气好大呀!”
“爸爸力气也大。”小女孩不服气地说:“哥哥,长……长人志气……”
后面半句不记得了,吭吭哧哧半天没接上,急得眼圈都红了。
她哥压根儿不接她话茬,毫不客气地说:“爸爸没有叔叔力气大!”
“有!”小女孩儿坚决为爸爸摇旗呐喊,“我爸爸力气最————最大!”
对面的夫妻俩朝着栾和平尴尬地笑了笑,男人看着女儿的眼神,满是欣慰。
男孩儿站起来,双手叉腰,大声道:“你让爸爸跟叔叔比比!叔叔能把姐姐举起来!让爸爸也把妈妈举起来放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