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绝处逢生(第2页)

再读四年,二十多岁,那就成老姑娘了,还怎么嫁的出去。

反而是男方,喜出望外。

原本花那么高的彩礼钱,是想买个高中生,以后生出来的娃随娘能聪明,要是男娃,也供去读书,说不定家里还能出个工人。

没想到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这钱可算花着了。

但胡三丫她爹又不干了,倒不是不愿意结亲了,而是觉得彩礼低了。

高中生和大学生,咋能一个价呢?

当即拉着亲家攀扯起来,不加钱,这亲不结了。

他们甚至没人问一句女儿的未来,当扬已经开始谈起彩礼涨价的问题。

林玉琲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胸口一阵恶心,生理性反胃,差点儿吐出来。

她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妈妈很爱她,爸爸虽然跟妈妈离婚了,但也还是个正常人,该给的抚养费给了,偶尔的关心也有。

她也清楚,不是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但这种赤/裸/裸的,将孩子当成是商品,作价买卖的行为,还是让她愤怒又恶心。

同时也更痛惜胡三丫的遭遇,这样的家庭,比何春妮还不如,最起码她考上了大学,家里人是盼着她好的,指望她发达了能拉拔家里的兄弟。

胡三丫却真是被所谓的家人敲骨吸髓,短视又贪婪的父母,根本不清楚,她能从那样的教育环境下考出来,拥有何等惊人的天资,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幸好,不是所有人都短视。

大队长当扬把胡三丫父母训斥了一顿,说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怎么能让他们当牲口卖。

胡三丫安安静静听着,从她知道这个消息的这一刻,她就下定了决心。

她一定要去上大学。

学校还要她,她就去读。

没有车费路费,她还有一双脚,走也要走过去。

学校不要她了,她就再考一次。

她能考上一次,就能考上第二次。

老师说了,她是她见过最聪明的学生,她不能留在乡下结婚生孩子。

大队长说的话,她心里毫无波澜,甚至有种明悟。

真的是不一样的。

高中生可以当牲口卖,大学生就不能了。

在大队长的强压下,胡三丫父母退还了男方给的彩礼,这门亲事作废。

男方家当然不同意,但这是在上沟村,一村人大部分都姓胡,甭管跟自家有没有关系,闹起来,大队长一句话,村里的青壮都扛着锄头铁锨过来了。

当然,胡三丫父母同意退彩礼,也不是没代价的。

在大队长的见证下,胡三丫当扬写下保证书,承诺五年内,给她爹妈一百五十块钱。

大队长只觉得胡三丫父母十分短视,有个大学生女儿,不晓得多荣耀,以后孩子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那就是干部,干部爹妈,后半辈子都不愁了,一百五十块钱算什么。

但他能逼着他们同意放弃亲事,他们已经很不高兴了,大队长也懒得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一对榆木疙瘩,跟他们说不清。

反正三丫是个聪明孩子,知道他在里头出的力,记他这个人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