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新钞(第2页)

拿到奖学金,林玉琲发现里面有几张钱看着很陌生,张老师解释道:“是新钞。”

林玉琲好奇地翻看了一会儿,前几天,国家发行了新一套的人民币。

旧钞依然在流通,但同时新钞也开始出现在市面上,比起上一套,新钞取消了“三元”面额,增加了林玉琲比较熟悉的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的金属币。

林玉琲想起她上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同学间流行互送硬币,要送人家出生那年铸的币。

不过一个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相同年份出生的,送来送去,都是一样的。

现在想赶这个时髦是不行了,哪怕是上一套里的分币硬币,也没她们出生年份铸的。

把钱收好,林玉琲回了教室。

因为卷子市扬扩大,林玉琲的奖学金收益也水涨船高,再加上她手里原本的钱,再攒一攒,她可以往她的存折里存第二个一千块了。

在改革开放之前,钱都还很值钱,也就是说还有十几二十年,物价基本上都稳定在差不多的水平,这些钱已经够她躺平了。

真正的富婆。

至于改开之后……随便买几套房,也够她吃用一辈子了。

至于经商,从没想过。

妈妈说她容易被骗,也狠不下心拉不下脸,干不了这行。

她借着东风,吃点儿时代的红利就行,够她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说不定还能养养栾和平,不对,栾和平应该不用她养。

林玉琲现在已经稍微弄清楚一点儿,栾和平这个级别,就算以后国营厂改制,遭遇下岗潮,也轮不到他。

他要是退休了,养老金应该挺多的。

挺好,两人都不愁晚年养老问题。

拿着新钞,杂七杂八想了一些未来的事,转念一想,还早着呢。

她才十八,就操心起六十岁之后的事,实在早了点儿。

下午放学后,一部分同学留下自习,林玉琲考虑到想听那道题的同学里,有要赶着回家的,就说她先讲,让他们听完了回家。

她一讲题,很多同学都围了过来。

学委推了推眼镜,说:“林同学你去讲台上讲吧,方便。”

林玉琲犹豫:“会不会影响其他同学自习?”

“不会不会,我们也想听。”

“对,这题我虽然解出来了,但感觉掌握的不好,再换个题型我可能就不行了。”

“林同学你讲讲吧,我们愿意听。”

“就这么一会儿,不影响。”

“对啊,会的可以自己自习。”

同学们都这么说,林玉琲才站上讲台,有黑板展示解题过程,确实更方便。

她拿起粉笔,开始给同学们讲题。

底下坐着的同学全是愿意学的,一个个都仰着头听得特别认真。

一题讲完,确认同学们听懂了,她准备下去,又有同学说:“这道题能不能也请林同学讲讲,我们几个都不会。”

林玉琲又拿起粉笔。

然后就一题接一题,她尽量挑那种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做的。

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有没听懂的部分,下意识举手提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