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汤粉(第2页)
后面有个五六十岁的大爷在不停的劈柴,汤锅得一直煮着,大火煮粉好的才快,柴火消耗大,哪怕提前有准备,也得有人专门负责柴火储备。
还有个大妈,负责洗菜备菜,间或帮忙不过来的儿媳妇煮粉。
负责收碗洗碗的,是几个年纪不大的孩子,最大的一个女孩看着也才十岁出头的样子,小的蹲在一旁,舀水用草木灰洗碗。
这样一家子,就是这个年代最典型的农村家庭缩影。
林玉琲晃了下神,想起她刚穿来的时候,还想着做个什么小生意,那会儿也想过卖小吃,就跟夜市上那种小摊,或者走街串巷的馄饨挑担一样,她不敢走街串巷,她在家附近卖。
挣得少没关系,够养活自己就行。
现在想来,实在天真。
别说政策不允许,这样大集,一个季度才有一回,乡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合法交易。
即便允许,没有现代丰富的物资便捷的工具,她这个想法也很难实现。
其他的种种困难更不用提了。
栾和平目光平静,“怎么了?”
怎么突然看他。
林玉琲冲他笑了一下:“五哥,我想吃三鲜粉。”
幸好有他,幸好是他。
栾和平:“只要三鲜粉吗?再来碗羊汤吧。”
他媳妇儿这饮食习惯,让栾和平很挂心,有肉的不吃,每餐可以不吃肉,非得来两口素菜。
“行,我还想尝尝酸辣的。”林玉琲说,反正有她家五哥兜底,不会浪费。
这家摊子的粉一共四种口味,三鲜、酸辣、鸡汤和羊汤。
毫无疑问,鸡汤和羊汤的最贵,尤其是羊汤,里头加了羊血羊杂,要一毛五一碗,城里国营饭店才卖一毛一碗。
不过国营饭店吃羊杂粉丝汤,要搭肉票,这里的不要,价格贵一点儿,也就情有可原了。
鸡汤的一毛二,酸辣粉七毛,最便宜的是三鲜粉,只要五分钱一碗,里头除了粉丝,只有一些新鲜的蘑菇丁、木耳丝、春菜,以及一点盐提味。
大家点的大都是三鲜粉、酸辣粉,宋桂香想给女儿点个鸡汤粉,觉得她最近学习辛苦了,在家里也不好单独给女儿一个人补,全家一起吃,吃不起。
赵爱华却没要:“妈,我还想吃点儿别的,咱省点儿钱。”
“馋丫头。”宋桂香嗔了一句,还是依着女儿,点了一碗三鲜粉和一碗酸辣粉。
都想多尝尝味儿,搭着伴来的,都跟她们母女一样,点不一样口味的。
张小满也想吃两种口味,但她压根儿没考虑郑涛,拉着一个人来的韩胜男商量:“咱俩搭伙,一人出六分钱,行不?”
韩胜男瞥了眼郑涛,毫不犹豫道:“行。”
这男人,单独拉出去看看也还行,不丑。
但跟琲琲她男人放一块儿,被比到泥地里去了。
就不说身份外貌啥的了,连句好话都不会说,人也不贴心。
集市上人多,栾处一直护着琲琲,免得她被人挤撞,郑涛倒好,看都不看小满一眼,自己闷头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