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太想进步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没精打采,怏怏的打不起精神。
栾和平以为她为了复习,没睡好,心中懊恼,不该这么着急,晚几天再去学校也没什么。
“要不今天算了吧,我跟吴校长说一声。”栾和平提议。
林玉琲摇了摇头:“不用。”
她昨晚把所有科目的书和拿来的卷子都翻了一遍,心里大概有点儿谱。
有一说一,这时候高中生所学知识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是没法跟她读书时比的,相对而言,所学的知识更为基础。
这对林玉琲来说是优势,她高考六百多分不是白考的,能达到这个分数线,基础分绝不能丢。
但仅限于她参加高考的科目。
林玉琲高考时,所在省份是“3+1+2”模式,“3”是三门必考,语文数学和外语,其中外语可以选择,林玉琲语言天赋一般,英语有基础,自然选了英语。
“1”是从历史和物理中间选一门,按原始分计分,林玉琲对历史更感兴趣,选了历史。
最后一个“2”则是从地理、化学、生物和思想政治中选两门,采用等级赋分制计分,这部分林玉琲选了地理和化学。
倒不是说其他科目她一窍不通,选课是高二才开始的,初中以及高一,各科目都有学习。
林玉琲能考上重点高中,没有特别短腿的科目。
但选完课之后,全部的学习精力都投入到了她主课和她选的科目中,那些不参加高考的科目都放弃了,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不说忘得一干二净,记得的内容也不太多,很琐碎。
不像她擅长的科目,随便看看书,脑海里还能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现在的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科,课程设置跟高考制度强关联,语文、数学、政治、外语必考。
除了政治,主科好像几十年过去,都一样呢……才不是!
现在的高中生外语学的是俄语,关于俄语,林玉琲只知道一个弹舌音,只听过,没说过,更没学过。
而且政治也不是林玉琲的高考选科,就算是,帮助也不大,政治里头包含了个时政,也就是说,是有时效性的,隔了几十年,政治政策天差地别。
如果这个平行时空的历史走向还是大方向一致的话,即将迎来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
她的政治课程从头学起,或许反而是好事。
然而这样一来,四科主科,她已经废掉两科了,也不知道一年多的时间,能不能拿下俄语。
然后也是选科,这会儿分三类,理工类、医农类和文史类,理工类要考物理、化学,医农类要考生物、化学,文史类要考历史、地理。
也就是说,从选科上看,林玉琲最好选文史,历史地理都是她高考选的科目。
但是!
这是平行时空!
总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打她一个措手不及的那种。
赵爱华就是文科生,昨晚林玉琲看她的历史书,里头大半都能跟自己记忆里对上,但冷不丁的,就有一些历史枝节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