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邻居
穿上新外套,虽然颜色不好看,款式也很死板,但穿着还蛮舒服的。
就是脚上的鞋,非常不搭。
栾和平说了,让她买新鞋。
林玉琲站在卧室门口等他,看见栾和平打开放户口本的箱子,把昨晚放进去的结婚证又拿出来。
“带结婚证做什么?”她好奇地问。
栾和平解释道:“有些物资配给只发给特殊人群,拿着结婚证去,可以买几斤不要票的喜糖。”
林玉琲:“!”
懂了,国家给新婚夫妻的福利。
不光是结婚有福利,新生儿也有配发的奶票,可以去奶站订牛奶。
但资源紧缺,喜糖、奶票这些东西,不是一定能享受到这个福利,多的是新生儿没奶吃,买不到奶粉,也订不到牛奶。
今年灾情缓解,情况慢慢好转,物资相对前几年也充沛一些,栾和平记得同事结婚提过一嘴,说可以拿结婚证买免票物资。
其实他不缺那点儿糖票,他特意换了不少,不光为了结婚摆席的时候用,也是给他的新婚妻子准备的。
小姑娘爱吃甜,他不光准备了糖票,还有糕点票。
但是他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跟喜欢的姑娘结婚了,他和林玉琲的名字,一起写在结婚证上,盖了公章的。
今天周休,巷子里人多,见着栾和平纷纷打招呼。
好奇的目光依旧在林玉琲身上转悠,前两次栾和平都是含糊过去,这一次,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出口。
“这是我爱人,林玉琲。”
“我阿妈给订的亲,小时候见过一回。”
“对,还没摆酒,回头一定请您。”
“证扯了。”他拿出那张结婚证,含蓄炫耀:“听说能买点儿不要票的喜糖才带着,不然就放家里了。”
林玉琲牵着栾和平衣袖,努力保持微笑,栾和平怎么叫人,她就怎么叫。
听到消息的街坊邻居都过来打听,几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二十来分钟。
上车后,林玉琲终于松了口气。
现代大城市里,多数邻居们碰见了都不一定点个头,如果加了微信,还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说明已经相处得很不错了。
林玉琲从没感受过这么热烈的邻里情,要不是有栾和平顶在前面,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栾和平趁机跟林玉琲说起邻居们的情况,先说离得最近的隔壁邻居。
他们隔壁院子也是个小院,比栾和平家稍大一点点,大约就是两堵墙的面积,建筑格局基本上是一致的。
隔壁院子住了两户人家,一户姓赵,一户姓唐。
赵家是先搬来的,他们家分到两间房,自然而然选了正房的两间。
正房两间虽然被堂屋隔开,但那会儿院子里还没进别的人家,他们又没有在堂屋里住人,倒也算合理。
但没过多久,小院剩下的房子分给了其他工人家庭。
新分来的唐家夫妻俩都是机械厂职工,唐振海父亲曾经也是机械厂工人,他家是个大家庭,孩子多,分到了四间房。
按照他们的想法,正房最少要一间,最好是要大的那间,没要到大的小的也行。
可赵家人不愿意,他们都住进去,当时也没说不让住,这房子已经分给他们家住了,现在再让他们搬出来,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