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猫一叶 作品

第 165 章 风暴里的激战

“预算增加多少?”赵雯雯头也不抬地问。

“至少三千万港币。”顾砚舟咬着嘴唇,“而且需要六个月工期。”

“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李强抽着烟:“那商铺我们还要吗?”

顾砚舟突然合上笔记本:“那就反过来利用这点。”他转向赵雯雯,“我们可以要求额外15%的折价,同时想办法把交割期往后压到三个月后。”

“等罢工风波拖累码头估值?”赵雯雯眼睛一亮。

顾砚舟点头:“怡和的那些英国佬怕是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们不敢等。”

铜锣湾商铺的收购大概需要支付1.8亿港币,但他们发现其地下管线需额外3000万港币维修成本。

因此,顾砚舟建议要求额外15%的折价,并将交割期延后三个月。和对方先拉锯着,磨时间。

这样,可以避免立即支付全部款项,保留现金用于更紧急的收购,比如葵涌码头。

也可以利用这3个月观察市扬走势,若金融危机加剧,商铺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届时可争取更大折扣。

葵涌码头股权的收购(涉及怡和集团)需要大额资金,且谈判窗口较短。如果铜锣湾商铺立即交割,会占用团队大量现金,影响码头收购的灵活性。

“怡和集团”因金融危机急需套现,但葵涌码头存在工会罢工风险,可能导致估值进一步下跌。

这也是利用市扬恐慌心理。同时,若罢工爆发,码头估值可能再跌10%-20%,团队可在更低价格完成收购。

在此期间,顾砚舟利用铜锣湾商铺的维修问题作为谈判筹码,要求额外15%折价,并争取3个月缓冲期。

与此同时,他们利用联动谈判机制,向怡和集团暗示:“如果码头股权交易拖延,我们可能放弃码头的收购,转向其他资产。” 这迫使怡和更快做出交易决断。

这也就能够完成资本运作的时间差:3个月内,他们可完成码头收购,并在金融风暴最厉害的时候,完成铜锣湾商铺的收购。

11月15日,顾砚舟接到消息,葵涌码头的工人真的因为发不出工资,开始罢工了。

顾砚舟正在整理文件,接到电话后立即汇报:“赵总,葵涌码头那边有新情况。工人开始罢工了,怡和集团的代表威廉姆森约我们明天见面。”

赵雯雯冷笑:“哦!连老天都在帮我们。”

但是第二天,却又出了状况。

怡和集团港岛总部。英方代表威廉姆森金发梳得一丝不苟,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赵女士,很遗憾,我们更倾向于与“和记黄埔”合作。”

赵雯雯微笑不变:“即使他们出价比我们低15%?”

威廉姆森表情一僵。顾砚舟适时递上一份文件:“这是贵司伦敦总部上季度的财报,贵公司应该是已经下发了通知,要在下周前完成亚洲资产处置。威廉姆斯先生,您不会想让您公司的总部,知道您……?”他故意没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