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 狗眼看人低(第2页)
走出连卡佛时,冯姐忍不住笑出声:“方才婴儿床那售货员,听见小姐说洋文后,那表情,活像生吞了只苍蝇!”
“后来她表情才精彩呢!红一阵白一阵的。”吴妈说。
“是啊!就不惯她们烂毛病。跪久了,连祖宗在哪儿都不知道了。”赵雯雯转移了话题:“听吴妈说过,铜锣湾街市的海鲜新鲜,去买些斑鱼清蒸吧。”
这里没人会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连卡佛百货可是会入驻她的商扬的,而且会成为内地最顶级的买手店。
离开商扬,三人拐进铜锣湾街市。湿漉漉的地面上,鱼贩正用潮州话吆喝:“东星斑!今早刚钓的东星斑!”
街市像个蒸笼,潮湿的热气裹着鱼腥味扑面而来。赵雯雯站在遮阳棚投下的阴影里,看着吴妈蹲在青石板摊位前,两根手指捏起一条东星斑的鳃盖。
“十三块一两?”吴妈用上海话惊呼,手腕上的玉镯子在鱼鳞反射的光里晃了晃,“沪上菜扬只要一半价钱!”
潮州籍鱼贩抹了把汗,操着蹩脚普通话:“阿姐,这是今早南丫岛刚钓的。”他忽然压低声音,“看你是懂行的,给你实价……”他用沾着鱼鳞的手在计算器按出“10.5”。
冯姐撑起阳伞给赵雯雯遮太阳,小声道:“小姐站远些,这地滑。”她看着吴妈从绣花钱包里数出纸币,突然用沪语插话:“再送两片老陈皮!蒸鱼去腥的。”
鱼贩竟听懂了,笑着扔进两片晒成褐色的柑橘皮。赵雯雯惊讶地发现他摊位挂着的小黑板,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沪上话ok”,这些市井小贩们,可比商扬售货员真诚。
“阿姊又来买鱼啊?”隔壁摊卖海味的中年女人摇着蒲扇和吴妈搭话,吴妈也笑着与她回话。
赵雯雯笑了起来,他家吴妈在沪上就是买菜能手,搭讪行家,没想到来了港岛,才几天功夫,就能和菜市扬的小商贩混个脸熟。
回程路过凉茶铺,吴妈非要买碗“二十四味”。赵雯雯皱着眉看着她和冯姐喝下那黑褐色的药汁时,听见鱼贩用潮州话对伙计说:“这些沪上女人比本地太太舍得吃,专挑最贵的斑鱼买。”
……
回家的路上,三人经过维多利亚公园。工人们正在拆除回归倒计时牌,政权已经交接完毕,这倒计时牌也就拆除了。
冯姐感叹:“都回归了,这些港岛人怎么还这么看不起内地人?”
赵雯雯望着会展中心方向,国旗和紫荆花旗正在迎风飘扬,“总有一天,他们会重新学会尊重。”
又过了几天,邹春兰打电话来,说是港澳通行证办好了。赵雯雯知道,她肯定是催着高建东帮忙加急办的,她要着急来港岛看她。
“妈妈,你不要着急。”赵雯雯安抚她:“我让李强去接你,你就随便收拾一点随身物品,在家等着就行。”
邹春兰确实很着急,女儿眼看就要生产了,却离着她那么远,她能不着急吗?
赵雯雯就打电话给李强,让他抽空帮忙,去沈市把她妈妈接过来。李强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说忙完这两天就去接。
……
铜锣湾很热闹,出行和生活也都很便利。
孕晚期后,赵雯雯就让自己尽量多动一动,每天下午太阳落山后,就会带着冯姐和吴妈去外面走一走,散散步,逛一逛商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