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海边老宅

见赵雯雯好奇的打量,顾砚舟赶忙给她解释说这是这里的老规矩——“水即是财,聚水就是聚财”。

老房子正厅的梁柱粗得两人合抱,朱漆剥落处露出金丝楠木的底色。

神龛供着妈祖像,香案上摆着各种供品。八仙桌腿扎着防潮的铜箍,桌面被年复一年的碗底磨出油亮的凹痕。

顾砚舟低声解释:“这宅子光绪年间修的,我太爷爷那辈靠贩鱼发了家……”

话音未落,穿堂风掠过雕花门楣,百年海腥味混着陈年樟木香,扑了人满怀。

赵雯雯很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就提议想好好看一下。于是,一群人又说说笑笑的带着她上了二楼。

二楼回廊,推开雕着缠枝莲的槛窗,整片石浦港撞进眼里。

渔船桅杆如林,浮标随浪起伏,远处灰蓝的海平线上,拖虾船正撒开金网。顾母指着西厢房笑:“砚舟小时候总趴这儿看船。”

赵雯雯的手,慢慢抚过窗棂上深深浅浅的划痕。

顾砚舟告诉他,那是顾家三代人用鱼刀刻的潮汐表。其中一道歪歪扭扭的刻痕旁,还留着他年少时,用铅笔写的算式。

暮色漫上来时,老宅子活了。

海风钻进板壁缝隙,呜咽着穿过各处榫卯。灶间传来铁锅炖鱼的咕嘟声,天井里晾着的鱼干在风里摇晃,像一串串银铃铛。

顾砚舟提着老式的煤油灯给她引路,光影在鱼鳞纹地砖上淌成一条发光的小溪。

“这宅子会呼吸。”他忽然说,眼里满是童趣。

赵雯雯细细一听,果然,檐角铜铃叮当,应和着远处潮声。

饭桌上,赵雯雯终于明白顾砚舟说的他家里很“吵”是什么意思。

顾家三代同堂,觥筹交错间,三姑六婆的当地方言噼里啪啦砸过来。顾砚舟坐在她旁边,一边给她剥虾,一边低声翻译:

“我二婶问您有没有对象。”

“我三婶说,姑娘你皮肤真好。”

“我大伯娘……”他顿了顿,“大伯娘问你觉得我怎么样。”

赵雯雯一口茶差点喷出来。

顾母眼尖,立刻递上手帕:“赵总别见怪,我们这儿就这风气!”又瞪了眼顾砚舟,“你也是,领导来了也不知道多夹菜!”

顾砚舟闷头给赵雯雯剥虾、剥蟹,往赵雯雯碗里堆了座海鲜山。

饭桌上,赵雯雯也知道了顾砚舟还有个哥哥,现如今在海军服役,今年没回家过年。

……

饭后,顾父拉着赵雯雯喝茶。

“听砚舟说,你对他可好了。”顾父搓着紫砂壶,“这孩子从小就闷,话不多,但是学习好,学什么都快……”

赵雯雯微笑:“砚舟很优秀。”

这是实话。顾砚舟现如今已是她最得力的助手,他确实很优秀。

顾父忽然压低声音:“赵总,您觉得……砚舟能不能接手家里的船运生意?”

赵雯雯一怔。

窗外传来潮声,顾砚舟正蹲在院子里帮祖母烧灶火,火光映得他侧脸格外清晰。

赵雯雯以前就知道顾砚舟家庭优渥,却没想到他家还是当地的“土财主”。

只有无忧无虑长大,什么都不用愁的人,才会最重感情,在感情上才会不求回报。

富贵人家出浪子,但也出情种。

回程前那晚,顾母偷偷问赵雯雯:“我们家砚舟在沪上有没有谈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