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不差钱
所以那些从明清传下来的翡翠手镯,几乎都是种老色绿的,很少有水种好的。
翡翠行业里的老人都知道,八零年代之前解石,只要没有色,那就代表垮掉了,不管种水多好,没色都代表解垮掉。
这块无色玻璃种价格虽然低得离谱,但赵雯雯还是故意皱起眉头:“这么小一块……”
“小姑娘,这可是真正的玻璃种,透得像水一样。”老头压低声音,“你不要看它没有一点色,但磨个戒面还是很好看的,冰冰透透的,就适合你这种小姑娘戴。”
“十五块钱,我就拿走。”
“可以,可以,可以,拿走拿走。”老头无奈的说。
“其实我还不想要料子,料子还要请人磨,麻烦。”赵雯雯嘟囔。
“那你可以让我儿子给你磨,保证给你磨好,我家就在后面,你再买我几块料子,帮你免费琢玉。”
赵雯雯一听,可以呀!于是,她又花了一百块钱,挑了一块可以出一条手镯的无色的高冰料。
老头让隔壁的男人帮他看着一下摊子,就带着她娘俩,去到后面的家里,让他儿子给赵雯雯琢玉。
这是一座有些年代感的小院子,干干净净的,院里种了些花草,院子的侧边搭了一溜的石棉瓦棚子。
棚下是几台琢玉的机器,还有工作台,工作台上放了各种的工具,工作台的下面则是满地的石粉和碎屑。
老头的儿子三四十岁的样子,伸手来接赵雯雯的料子。
赵雯雯看到他一双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一看就是个琢玉多年的老师傅。
他问赵雯雯需要什么款式?
赵雯雯笑着说:“就要胖的,这块无色的手镯要宽胖的,内平外圆的大轮胎样的;这块无色的小料就磨一个胖嘟嘟的蛋面;这块飘花的,您看看能不能出一条圆条手镯;手镯中间的镯芯嘛,就先留着不用磨,边角料也都留着。”
款式都是不用雕刻的蛋面和手镯,老头儿子说明天就能来拿。
赵雯雯问那老头:“爷爷!您家做翡翠多少年了?”
老头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哦呦!那时间长了,我家老辈人从清朝就开始加工翡翠了,至少也有一二百年了。”
“哇!那么多年了呀!那你家有没有家传的那种满绿手镯或是满绿料子,拿出来看看啊!”
“有是有,可小阿囡,那可是要几千几万的哟!你确定要看?”
“看看嘛!如果我喜欢,就让妈妈给我买。”
赵雯雯适时的看向她妈妈,她妈妈忙点头,摆出一副不差钱的样子:“您就拿出来看看嘛!孩子喜欢了就买。”
老头就拉了凳子让她们在院子里坐,还让儿媳妇帮倒了水,自己则去房间拿翡翠了。
进房间没多久,他就抱出来一个盒子。
他把盒子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打开后,里面是用红纸封着的几封手镯,和几块拳头大小,黑不溜秋的翡翠原石。
为了给赵雯雯看货,老头还让他儿媳妇拿来了一条白色的厚毯子,铺在了桌子上。
赵雯雯先看镯子,封包一包包的打开,入眼的绿啊!看的人心怦怦直跳。
这样的货放在她前世那个年代,是要先交诚意金或是验资才给看,这是某些垄断行业所谓的“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