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划不来(第2页)

这些小摊上所谓的“好料子”大多是豆种或糯种,放在三十年后也就值个几百上千块。

“这就是翡翠?”妈妈拿起一块挂件,“咿……一点也不好看。”

“妈妈,这是豆种,当然不好看。等你看见玻璃种和冰种,你就知道好看了。”

“啊!你咋知道什么种不什么种?”

“学的呗!学的。”

“哪里学的?啥时候学的?”

“书上学的。”

她随意的看了看,又继续拉着妈妈往前走。

赵妈妈就纳闷儿了,她就没见自己家姑娘看什么翡翠书呀?

走过三个摊位后,一块比巴掌大一些的明料吸引了赵雯雯的注意。

那料子通体透明如水,内部飘着几丝蓝花,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荧光。

赵雯雯心跳加速——这是高冰种飘花,这样的一个镯子放在三十多年后,至少六位数起步。

而在这个年代,翡翠还是以绿色为贵,其它颜色都称之为杂色。就算水种好,价格也不如普通水种的绿色。

当年宋美龄戴过的那条满绿翡翠麻花手镯,曾被拍出天价,但其实水种真不咋地。

“这块石头好看,水汪汪的。”妈妈指着那料子说。

“这个多少钱?”赵雯雯刻意用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问道。

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抬眼打量她,然后用一口非常浓重的粤语普通话问:

“靓女呀!你懂玉?”

“不懂,就是看着好看。”赵雯雯露出可爱的笑容,“就是看着水汪汪的蛮好看。”

老头伸出三根手指:“三百。”

赵雯雯差点笑出声,这块料子要是放到三十年后,至少值三十万。但她知道不能表现得太急切。

“太贵了。”她撇撇嘴,放下料子,“就是个玻璃似的玩意儿。”

“哎,别走啊!”老头叫住她,“你说多少?"

她借了老头的手电,打着手电看了看,确定这块料子没问题。

“三十。”她还了个地板价。

“哎……细路女(小女孩)呀!要就好好还价,不要消遣我老头子。”老头愤愤地说。

“五十块,一下子就加了你二十呢!”赵雯雯笑嘻嘻的说。

“最低两百八。”

“八十块,吉利。”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一百二十块成交。

赵雯雯从裤兜里掏出整齐的钞票时,她手都有些发抖。

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笔翡翠交易,简直像在捡钱。

“阿囡啊!你眼光不错。”老头用废报纸包好料子递给她,“我这儿还有几块好料子,要不要看一看?”

赵雯雯把料子顺手递给了妈妈,她犹豫了一下,谨慎地问:

“还有这种透明的,水汪汪的吗?不透明不水的不好看,我不要。”

老头弯腰从摊位底下摸出个木盒子,打开后里面躺着五六块明料,都比刚才那块小,但种水都在冰种以上。

赵雯雯一眼就看中了其中一块拇指大小的无色高冰种,纯净得如同水滴,还泛着荧荧的冷光。

“这块多少钱?”

“这块啊……”老头眯起眼睛,“三十块钱不还价。”

赵雯雯知道这种无色翡翠在八十年代不值钱,但也不知会这么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