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可谓无私乎
四月二十七,距攻克奄城已过十日。墨宪与耀锐早已率军围困秋城,子颜则与遥宁子带着赵立魏指派的副将,抵达封城城下。
昨日扎营时便听闻,城内以闻一教尊袁騖为首的法师布下奇境,整座城池彻底封闭,不仅无法强攻,连法术都穿不透城墙。封城原是虔教发源地,元尊胡铭音掌权后才改称闻一教,雷象王胡定音继位后,教众仍在此盘踞多年,想来这奇境定有 “易守难攻” 的玄妙。
子颜召遥宁子与副将们入帐商议。遥宁子认为,奇境虽险必有弱点,需先探查周遭方能定策。“袁騖躲在此地,必是藏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子颜转向赵立魏的部下,“三师兄与诸位去周边查探,三日后回报进攻方位。有我二人在此,定要比西面延东侯更快破城!” 众人领命退下,帐中只剩师兄弟二人。
“休想趁我出营,溜去同城。” 遥宁子盯着他,一眼看穿其心思,“你从小的伎俩,我还不清楚?少来花言巧语。”
“师兄多虑了。” 子颜笑道,“袁騖困守城中,连消息都传不出。你前日说镇山老祖或许也在城内,他们死守此处,必是怕我们发现什么。” 他话锋一转,“不过同城更可疑,炙天神宫的册子只提封城是‘封境’,对同城却只字未提。我去那边看看,半日便回。”
见遥宁子不为所动,子颜又道:“你在象城探得,封城可能关押着万象王的嗣子 ,胡铭音与胡定音的异母兄长。此人当年靠换血存活,正是元尊兄弟存在的根源,胡定音留他性命,不知为何。袁騖布此奇境,说不定是为了掩盖这桩秘辛。可这消息来得太容易,难保不是圈套。”
他放缓语气:“我回去看过晟闲了。泾阳正闹着立嗣,没有我护着,他在宫中如何自处?还有齐悯,我答应过照顾他,奄城西面山谷虽能安置流国遗民,可他总不能一辈子跟着言明硻。我如今有太多要护的人,怎会鲁莽行事?”
遥宁子依旧摇头:“此事须禀明师父,他点头才算数。”
“三日后若还无头绪,” 他轻声道,“便是师父来了,怕也会让我去同城查探。”
遥宁子终是没再反驳。不过和在炙天神宫的玄武神君联络上,神君让他由得子颜自己决定如何行事,他没有办法,只能同意,千叮万嘱要子颜带好那些神宫的宝物。
子颜将玄武神力注入了一柄金玉叉交给师兄,前段日子他已经让遥宁子和耀锐研习了如何使用神力,这边袁騖在,他也是担心师兄的安危。
送走了遥宁子,子颜要准备出发。同城的事情其实他隐瞒了不少,未告知师兄。
炙天神宫的册子中有关这两个小城奇境的记载很是简单,这封城是因为奇境族用封闭之力能将方圆三里之地封闭起来,就是神力也未必能够穿透;可这同城就非常奇怪,别说这城池建的和封城一样,对那边的奇境描述只有两个字“同之”。
玄武神君曾到这范启国打探闻一教之事,他就是从这边虔教发源之处开始,这边虔教诞生也非是这里的人特别崇拜武神,而是这后面是炙天神宫的秘密。子颜到现在才算晓得,这炙天大神并不信任后世神君,“神君”只是让他的神识轮转在世,而他的后代子嗣却是真正统治着这戍擎国。当时玄武神君就猜测炙天大神虽让神识轮转于世,却留了一股势力传承武神神力,函玉宫的秘密已印证此点。而封城作为虔教发源地,根本不是后世神宫记载的 “寻常奇境”,反倒像是那股隐秘势力的根基。
既然封城进不去,子颜就要去同城那边看下。这封境的来历不简单,不是炙天神宫册子中所描述。子颜记得在流云君书房见过奇境族记载,因而前几日特意又回到那里,取了那书出来。
“袁騖守封城,不过是吸引注意力。” 他想到。锦煦帝命大军攻打东西四城虽是误打误撞,却恰好撞进闻一教的圈套,遥宁子探得的 “封城秘辛”,怕是刻意放出的诱饵。几日前派去同城的弟子回报,那里的闻一教法师仅二十余人,守军寥寥,这般松懈反倒透着诡异。
子颜翻到过奇境族记载中 “同境者,镜像也” 的字样,忽然明了,所谓 “同之”,或许是指同城与封城互为镜像。封城越是固若金汤,越说明同城藏着真正的要害。袁騖布下封境,既阻了祗项军,也断了城内消息,看似困守,实则是为掩护同城的动作。
“欲盖弥彰。” 他将记载折好藏入袖中,而同城就像一张悄然张开的网,正等着猎物自投,却不知,入网的究竟是谁。
铜镜中的人已过了五旬,还好这袁騖说话行事尚能模仿,子颜又抬头望望桌上给陛下递信的宝匣,耀锐回来还要许久,或许那时“他”才会见到此信。
齐垣庄的话仍在耳畔回响:逝去的永远追不回来了。可要他这辈子为了其他人而活,也就只有这次了!
镇山老祖连穆望着面前的 “袁騖”,问道:“我不是让教尊封死封城,引玄武神守入局?听闻祗项军已围城,玄武神宫的人正四处探路,你到我这同城来,是不放心?”
“老祖不知覃子颜的性子。” 子颜模仿着袁騖惯有的冷硬语气,垂眸道,“此人怎会轻易入套?他定然会猜到两城的秘密在同城。封城虽设了神力屏障,只许有神力者进出,可他何等精明,怎会看不出是圈套?我怕他潜来此处,特来守着。”
连穆听完,挥挥手让弟子带 “袁騖” 下去歇息。子颜跟着弟子穿过同城炙天神庙的回廊,心中已将局势理清,方才用神法探问过,同城闻一教法师不过二十余人,皆是低阶,可疑之处全在大殿后庭,那里关着人,而连穆死守的大殿,恐怕藏着更深的秘密。
这镇山老祖不过血离族人,仙术未必到二等,竟敢如此托大,想来倚仗的不是自身实力,而是这同城的根基。这里闻一教的法师多是当年宫中流出的内官,皆是连穆的徒子徒孙,难怪对 “袁騖” 这般生疏,送他到院门口都不敢擅入。
玄武神君曾查过,同城原名 “铜城”,因盛产铜矿、擅范铸得名,范启国的国号便源于此。可真正的秘密藏在更深层:神君在此发现奇境族痕迹,探查神庙时才惊觉,范启国对炙天神庙的供奉早已阳奉阴违,各地神庙里供奉的,实则是武神石君玉,而这一切,可能始于炙天大神在世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