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储君候选人
小余兰长长地叹了口气,颇有些年少老成的意思在,“爹,娘,我们以后不要再和这个曾卫见面了。”
“不见面,不见面,再也不见面了,”余兰的父亲忙不迭地应承,“咱们以后就当没有这个亲戚!”
余兰的母亲也不由松了口气,这人总是好面子,明明自己家里也没有多少存粮,还能分出一些来“借”给所谓的亲戚。
你把人家当亲戚,人家何时把你当过亲人?
借出去的粮食要是要不回来了,如今不来往了也好,省的再给出更多。
【还好还好,去找余兰就可以直接从根源解决问题了。】
【没那么简单呀,余兰在淇县,而李丹宁她们在泰县,中间隔着三个县,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这个时候吧,除了锦京这些大城市有专门拉客人的马拉铁道车,其他地方一般也就是矿场、工厂、码头才会有拉货的铁道车,所以老师只能坐普通马车去。】
【那也很快就到了吧?】
安尽轻轻摇头,这位老师做得并不隐秘,怕是不会这么简单。
【前提是如果没有追兵。】
【为什么会有追兵?】
【被曾卫发现了?】
【对的,是曾卫的孩子告诉他两人见面了。】
【不得不说,这位老师的这趟路程可以说一句九死一生,太难了。】
【她还是县学的老师,并不能算是普通百姓,就这样都差点出不了这个县。】
【这一年是昭景三十年,新朝建立三十年之后,在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小县城里有人打着某个人的旗号就可以为所欲为。】
【余兰听老师描述完压力水泵后,很清楚它的用处,直接上书,写了折子递到了昭景大帝那里,由此开始了常态化的扫黑除恶行动。】
【我们前面说曾卫五毒俱全,就一个小小的矿场负责人就可以收受贿赂,打压百姓,甚至当地长官狼狈为奸,卖官鬻爵。】
【原来是黑社会,怪不得说五毒俱全。】
【关键是后来发现中这种人不只他一个,扫黑除恶就成为常态化的行动了。】
【现在也是常态化。】
武兴帝打量了一下底下坐着的几位重臣,各人几乎都是一副理直气壮问心无愧的样子,少有人心虚低头却还强装镇定。
但他清楚,无论这些大臣是何表现,他们或他们的族人中也少不了有曾卫这样的人。
他不再将注意力放在这些臣子身上,转头看向安尽,神色复杂,“天下的贪官恶人,是无法赶尽杀绝的,你心中要有准备。”
安尽微微惊讶,她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武兴帝还能担任心理疏导师的角色,“儿臣明白,父皇放心,儿臣只求问心无愧。”
【余兰也引咎辞职了。】
【啊?】
【曾卫到底是打着她的旗号,后来她见了几个受害人,尤其是看见年纪还小的李丹宁,心中无比愧疚,便向昭景大帝请罪。】
【昭景大帝都是没有定她的罪,但是同意了她的辞职申请,然后又聘请她为顾问,不再参与行政管理,没有实权,但是可以给出建议。】